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婦女們因為沒米下鍋,斷炊了。突然鐘聲齊鳴,300多名漁婦從四面八方走上街頭,包圍了米店,要求降價售米,並和警察發生了衝突。訊息在第二天傳到了河對岸的漁村東水橋。800多名婦女也包圍了當地大米商高松長太郎的米店。那裡囤積了1000多袋大米,正準備運到鎮外去高價出售。起先,漁婦們還平和地要求說:現在本地缺米,不要把米賣到別處去吧!可是高松長大郎瞪著兩眼蠻橫地說:米是我的,我想賣給誰就給誰!老闆娘更兇狠,她說:你們嫌米貴,活不下去,就去死好了!漁婦們氣得咬牙切齒,這個說:奸商太可惡,應該教訓他!那個說:姐妹們,我們不能餓肚等死,把他的米分了吧!大夥一聲吶喊,破門而入,把米一搶而空。
米價還在漲:8月5日為四角一分,7日四角七分,9日又漲到了五角七分。米騷動也在擴大。從8月3日到9日,整個富山縣沸騰了。各個村鎮成千上萬飢餓的漁民和農民,高喊著要米,要米的口號,到米店搶米。
日本是個幾乎到處產米的國家,為什麼那時候還經常出現饑荒,老百姓連大米也買不起呢?原來日本當時的經濟有個特點,就是正在發展的資本主義和封建制度殘餘的結合。落後的農業,供不上城市和工業發展需要的糧食和原料。日本政府又熱衷於武裝干涉剛剛進行了十月革命之後的蘇聯,軍隊的用米量大增,更造成了大米的短缺。而糧食越不夠,地主和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