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的季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各財團、公司也都積極行動起來,鐵路、礦山、木材、電力……
舉個例子。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交通是重中之重,最先進駐的就是鐵路公司。西伯利亞大鐵路不用說,北方鐵路公司和西北捷運公司最有希望。
北方鐵路是國營公司南方鐵路打下的老底子,握有北海鐵路(即西伯利亞鐵路北海段)和中東鐵路等,與西伯利亞鐵路東端相連。西北捷運公司則是董氏的老底子,握有哈薩克諸省和新疆鐵路,與西伯利亞鐵路西段聯結。
從這一點看,兩家最具有優勢。但這也沒法說,鐵路不如公路來錢快,兩家也未必會向裡投入太多。如果有鐵路公司願意出個天價,也未嘗不能得手。
鐵路是年後的第一個招標專案,隨後就是西伯利亞礦山,金礦總是最引人矚目的,但行內人都知道,烏拉爾山脈的有色金屬礦區才是大買賣。
鐵路得更換鐵軌,更新/改造機車——中國鐵路的軌距與蘇聯的不一樣,礦山需要採礦機械和耗材,再加上大量移民的生產生活需要,這裡面的影響遍及全國,人人都能從中受益,並延續至未來數十年,甚至幾百年。
當然,移民不會很快就開始,至少也要等戰爭結束,消滅掉大部分游擊隊等反抗勢力,然後,才能進行。
老實說,議員數量很多,也需要經常宣傳自己。一個下水道的問題,都會引來議員的批評,若是移民死傷眾多,各方的麻煩就大了。
42年裡,日本也是大獲全勝。
在太平洋戰場上,面對美軍的攻勢,日軍步步為營,英勇奮戰,以接近十萬地傷亡,挫敗了美軍的進攻,不僅守住了瓜達爾卡納爾,還把美澳聯軍逐出了新幾內亞,把刺刀指在了澳大利亞人的鼻子上。
在日本國內,陸軍對沉重的傷亡有所非議,認為花費這個損失太大了,不值得。但是,現在的日本有六千多萬人口,可以徵召六百萬士兵,而日本如今還不足五百萬軍隊。傷亡不是死亡,一般來說,會有半數以上的人痊癒。也就是說,日本實際損失的人員在四萬左右,這樣的損失,還在日本人的承受限度之內。
首相近衛表示,這次作戰的目的不光是為了今後的戰役,預先準備,也是對美國人信心的一次打擊。
對新幾內亞,沒有什麼爭議。要進攻澳大利亞,就不能放棄新幾內亞。把美澳聯軍驅逐出去,總體上,是一次重要的勝利。日本在這裡,獲得了進攻澳大利亞所必須的、至關重要的一塊踏板。
日本人在此的煩惱,主要是由澳大利亞起飛的聯軍空軍造成的。於是,日本人便下了狠心,抓了數萬當地人,在新幾內亞修建了一批機場,派駐了二三百架戰機在此。自然,這個數量是沒有辦法與美澳聯軍相比的,但已基本保障了當地安全。
主要爭論是發生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瓜島是索羅門群島最南端的一個小島,戰略意義不如新幾內亞。最後還是日海軍的意見一錘定音,日本想要稱霸太平洋,封鎖澳大利亞,就需要這些島嶼,現在防守總比將來進攻要有利的多。
日本42年初的攻勢進展順利,佔領了加爾各答及以南的廣大地區。但從十月起,日軍的進攻,就不那麼一帆風順了。
在五個月的雨季裡,英國人做了充分的準備,印度這顆英女王皇冠上的明珠,英國人說什麼也不會放棄的。
英國人使出了吃奶的力氣,竭盡所能,派遣了七個英國師前往印度,並以此為基礎編建了數量超過二百萬的英印大軍。其中,半數在年初即以編成,經過半年多的訓練,已經可以一戰了。剩餘的一半雖是烏合之眾,也足以維持印度的日常秩序。
而且,英國政府迅速採取措施,結束了印度的騷亂。
解鈴還需繫鈴人,由甘地和國大黨煽動的騷亂,自也需要由其解決。英國政府從自治領的底限,再退一步,許諾印度在戰後成為是英聯邦之一,獲得大部分獨立和自由。這個承諾,雖不符合印度人的期望,卻也相距不遠了。
國大黨比甘地現實多了,知道這也是英國人的底限了。英國又採取種種手段,分化瓦解國大黨,使其內部出現分歧,雙方終於達成妥協。
按丘吉爾的本身性格,他是準備戰後反悔的。但考慮到美國在印度問題上的立場,國大黨選擇相信英國人也無可非議。英國人作出了正式承諾,想反悔也不容易,印度人很容易得美國人支援的。
雙方各有各的盤算,反正是達成一致了。既然如此,印度人想要獨立自主,總要付出代價的。掌握軍隊也獲得發言權的重要環節,是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