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不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幹快上的大棚專案在堡裡的其他人看來,就是腦袋抽風了才會這麼搞!可是儘管在心裡埋怨了很多次,但還是迫於李振新的強勢,不得不執行!
堡裡的閒民被分為兩撥,一撥負責蓋房子,另一撥負責蓋大棚,在加上各種工坊的工人,整個堡裡就像一個大的建築工地,在天寒地凍的十一月份絲毫沒有以往這一地區常有的貓冬現象。
由於人口驟然的增加,李振新發現管理就存在斷層的問題,因此在管事會議的下邊得另行設定管理機構。機構設定也簡單,就是後世工廠管理的辦法,根據分工不同,新設立了兩級管理機構,分別是總管下邊設個分理,分理下邊就直接設班組。
這些管理人員的組成還是兩個辦法,一個是直接任命,另一個是透過推選的方式產生,眼下完全用民選不現實,而全部任命也沒那麼多人才儲備。兩條腿走路也是一種解決之道。
為了防止管理機關官僚化和被部分人把持,採用的辦法就是決策權歸集體所有即使是主管領導也沒有個人做決定的權利,所有事項必須以各級委員會名義釋出和執行。各級委員會委員構成中有一部分人在上級委員會中有委員名額,說白了就是完全借鑑了後世政府執行的辦法,這樣也是為了防止委員會成員太過一致。
建立各級委員會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全面推行薪酬制度,這是調動生產積極性的重要方式。以前人少的時候吃大鍋飯,薪酬制度不全面還可以應付,而且對積累集體資產有優勢,現在好幾千人的規模再用老辦法顯然是不合理的,很容易出現渾水摸魚的情況。
給好幾千人發工資第一個問題就是用什麼發,之前用的那種以實物為基礎以銀元為輔助的辦法就有點不夠用了。比如發的毛布和搪瓷製品,現在堡裡的老人都積壓了好多,很多人拿到手後還得二次交換,特別麻煩。但是全部發銀子的話堡裡的銀子儲備又不夠用,而且堡裡的商業形態不完善,有了銀子也沒法沒地方換一些必要的生活品。
李振新的方案是,減少集體食堂的供應量,取消集體食堂晚餐供應,把一部分糧食用工資的方式支付給堡民,讓他們在自己家裡開火做飯。除了糧食以外再發銀子和一些其他消耗品比如肥皂,油脂,肉類,雞蛋等,耐用品一年也就發個一兩次,這樣就能把薪酬制度建立起來了。
這個薪酬制度,在大管事委員會上討論的時候,大家意見不大,不過卻提出了兩個細節上的問題,一個是目前堡裡發的銀元不好用,原因是太大了沒辦法花出去,另一個是堡裡的產品賣出去除了換回銀子以外,還有很大部分是實物,這些實物除了生產原材料和糧食以外還有一部分是日用品比如土布啊,針頭線腦等等,這以後怎麼辦?
對第二個問題很好解決,直接在堡裡開兩三個供應社,大家有需求就從供應社買就行了。但是銀元數額太大的問題卻不好用。
當時鑄銀元的時候確實沒考慮這個問題,現在想來確實有點考慮不周。一個一兩的銀元就像現在的一千塊錢一樣,這樣的大額鈔票買東西確實有點不方便,但是鑄的銀元也沒法小很多,必須要有小額的輔幣才能好用。怪不得銀元發了好幾個月,也沒見很多人用,因為它不像銀子可以切開用。
問題出現了自然要解決,解決辦法還是兩條腿,一方面在半兩銀幣的基礎上,再鑄一個小的銀幣,二分銀幣!然後以二分銀幣為基礎髮型紙幣。紙幣兩百文可以兌換一個二分銀幣,一千文兌換一個一兩銀元。
現在就啟動紙幣是不是有點早了?李振新不這麼認為!這次他可是深思熟慮以後才做出的決策!不做紙幣就要鑄金屬貨幣也就是銅幣,現在世面上的銅幣種類繁多,質量層次不齊,再做新銅幣,那麼以前的銅幣怎麼兌換就是個複雜的問題,還不如另起爐灶直接印紙幣。
至於紙幣的信用問題,也不需要太過擔心,發到堡民手中的紙幣數額並不太多,在發工資的時候以一兩銀元和半兩銀元為主,只有在不夠半兩的情況下才輔助發一半的紙幣和一半的銀幣。紙幣和銀幣之間無限法償,只要你有兩分銀幣的紙幣就給你兌銀子。
同時堡裡的開的供應社和貨場也無限支援紙幣的消費,同時還提供免費的紙幣和銀幣之間的兌換。發行紙幣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對新開的供應社的商品進行促銷。如果你覺得對於手裡拿到的一百多文沒法換成銀幣的紙幣很不放心,那你就換成東西啊,這你總放心了吧,反正供應社從民間還有自家工坊裡收了好多東西不怕你買!
紙幣的紙張是用棉花等特殊材料做的,為了印紙幣李振新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