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品:戰爭與回憶
作者:'美' 赫爾曼·沃克 Herman Wouk 王聖珊 陳良廷 等譯
內容簡介:
《戰爭風雲(1939…1941)》及姐妹篇《戰爭與回憶(1941…1945)》,是現代文學史上全景式展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真實程序的規程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盡很大的努力給一次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描繪一幅真實的、宏偉的圖景”。
書中人物眾多,上至各交戰國最高領導人羅斯福、丘吉爾、希特勒等,下至一般士兵和普通百姓。所述故事從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開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戰爭結束為止,涉及大多數主要戰場和重要事件。
作品中涉入的戰史,都是真實的;所引的數字材料,都是可靠的;興凡顯赫人物的言語行事,也都是出自正史——凡此種種,加上作者感人至深的文學手法,鑄成了這部“史詩風範的長篇小說”。
作者簡介:
赫爾曼·沃克 1952年,憑藉《凱恩艦譁變》獲得普利策文學獎。191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父母為俄裔猶太移民。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學與哲學,珍珠港事件後,參加美國海軍,在一艘驅逐艦上參加了南太平洋的戰事。
退役後,專事創作,先後在九部長篇小說、四個劇本、一部電影劇本和一部猶太人研究專著出版。《紐約時報》評價,“僅憑《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便足以奠定沃克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正文
前言
《戰爭與回憶》是一部歷史傳奇。主題寫第二次世界大戰,觀點是美國的。
《戰爭風雲》是序幕,出版於一九七一年,透過描繪一系列導致珍珠港事變的事件,為本書定下了歷史的骨架。《戰爭與回憶}}是一部關於美國作戰的小說——從珍珠港到廣島。
這是我要敘述的主要故事。我當然希望即使在這繁忙的年代裡,有些讀者能擠出時間看這兩部小說,但《戰爭與回憶》本身自成一個故事,不看序幕也看得下去。
這兩部小說的主題是一個。它清楚地表現在維克多。亨利評論萊特灣戰役所說的最後一句話中:“要麼結束戰爭,要麼我們完蛋。”
我運用小說藝術的色彩和動作來表現這一主題,使“能走路的人個個讀得懂”,並記住在這場最糟的世界性災難中發生了些什麼事情。至於這兩部小說中的史實,我相信有見識的讀者將發現它們都是寫得慎重負責的。
這兩部連續的小說只能得出一個結論:戰爭是一種古老的思想習慣,一種古老的心理狀態,一種古老的政治手段,就象人的犧牲和人的奴役已經成為歷史陳跡那樣,戰爭今後也一定會成為歷史陳跡。我深信人類的精神會證明:它是能勝任結束戰爭這一漫長而艱鉅的任務的。儘管我們這時代充滿了悲觀情緒,儘管我在本書中寫的有陰暗的一面,我想,人類的精神在本質上是英勇無畏的。這部小說中所敘述的種種英雄事蹟,目的就在於表現這種英勇無畏的本質在行動。
結束戰爭的開端就寓於回憶之中。
赫爾曼·沃克於華盛頓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三日猶大曆五七三八年普珥節
第一章
一艘自由輪滿載著睡意蒙眈、宿醒初醒的水兵,橫靠上美國軍艦“諾思安普敦號”艦舷時發出噹噹的聲響,有一位矮胖的上校穿著一身雪白制服,一個箭步跳出來,跨上舷梯。那艘重型巡洋艦系在一個浮筒上,在珍珠港內,隨著港外湧進的漲潮漂動著,灰色的艦身和大炮被初升的太陽蒙上一層粉紅色。當自由輪噗噗噗地向停泊在西海灣中那些驅逐艦駛去時,上校從陡直的舷梯爬到艦上,對軍旗和軍官敬禮。
“我請求准許登艦。”
“同意,長官。”
“我叫維克多。亨利。”
值班軍官的眼睛睜圓了。穿著漿得筆挺的。釘著鍍金鈕釦的白軍服,戴著白手套,腋下夾著長望遠鏡,這位滿臉朝氣的海軍少尉已經夠直挺挺的了,可他如今把身子挺得更直了。
“哦,是,長官。我這就去通知希克曼上校,長官——傳令兵!”
“先不用打攪他。他不知道我來,我先到甲板上走走。”
“長官,我知道他醒著呢。”
“那好吧。”
亨利順著前甲板向前走去,那裡已經有穿粗藍布工作服的作業隊在走動了,他們正忙著躲閃光腳的甲板水兵沖洗甲板時水龍帶裡噴出來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