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簫”,其音一洩而盡,曲之緩者,如何接得下板?故必有一字為之頭,以備出口之用,有一定為之尾,以備收音之用,又有一字為餘音,以備煞板之用。字頭為何?“西”字是也。字尾為何?“夭”字是也。尾後餘音為何?“烏”字是也。字字皆然,不能枚紀。《絃索辨訛》等書載此頗詳,閱之自得。要知此等字頭、字尾及餘音,乃天造地設,自然而然,非後人扭捏成者也,但觀切字之法,即知之矣。《篇海》、《字彙》等書,逐字載有註腳,以兩字切成一字。其兩字者,上一字即為字頭,出口者也;下一字即為字尾,收音者也;但不及餘音之一字耳。無此上下二字,切不出中間一字,其為天造地設可知。此理不明,如何唱曲?出口一錯,即差謬到底,唱此字而訛為彼字,可使知音者聽乎?故教曲必先審音。即使不能盡解,亦須講明此義,使知字有頭尾以及餘音,則不敢輕易開口,每字必詢,久之自能慣熟。“曲有誤,周郎顧。”苟明此道,即遇最刻之周郎,亦不能拂情而左顧矣。
字頭、字尾及餘音,皆為慢曲而設,一字一板或一字數板者,皆不可無。其快板曲,止有正音,不及頭尾。
緩音長曲之字,若無頭尾,非止不合韻,唱者亦大費精神,但看青衿贊禮之法,即知之矣。“拜”、“興”二字皆屬長音。“拜”字出口以至收音,必俟其人揖畢而跪,跪畢而拜,為時甚久。若止唱一“拜”字到底,則其音一洩而盡,不當歇而不得不歇,失儐相之體矣。得其竅者,以“不”“愛”二字代之。“不”乃“拜”之頭,“愛”乃“拜”之尾,中間恰好是一“拜”字。以一字而延數晷,則氣力不足;分為三字,即有餘矣。“興”字亦然,以“希”“因”二字代之。贊禮且然,況於唱曲?婉譬曲喻,以至於此,總出一片苦心。審樂諸公,定須憐我。
字頭、字尾及餘音,皆須隱而不現,使聽者聞之,但有其音,並無其字,始稱善用頭尾者;一有字跡,則沾泥帶水,有不如無矣。
○字忌模糊
學唱之人,勿論巧拙,只看有口無口;聽曲之人,慢講精粗,先問有字無字。字從口出,有字即有口。如出口不分明,有字若無字,是說話有口,唱曲無口,與啞人何異哉?啞人亦能唱曲,聽其呼號之聲即可見矣。常有唱完一曲,聽者止聞其聲,辨不出一字者,令人悶殺。此非唱曲之料,選材者任其咎,非本優之罪也。舌本生成,似難強造,然於開口學曲之初,先能淨其齒頰,使出口之際,字字分明,然後使工腔板,此迴天大力,無異點鐵成金,然百中遇一,不能多也。
○曲嚴分合
同場之曲,定宜同場,獨唱之曲,還須獨唱,詞意分明,不可犯也。常有數人登場,每人一隻之曲,而眾口同聲以出之者,在授曲之人,原有淺深二意:淺者慮其冷靜,故以發越見長;深者示不參差,欲以翕如見好。嘗見《琵琶.賞月》一折,自“長空萬里”以至“幾處寒衣織未成”,俱作合唱之曲,諦聽其聲,如出一口,無高低斷續之痕者,雖曰良工心苦,然作者深心,於茲埋沒。此折之妙,全在共對月光,各談心事,曲既分唱,身段即可分做,是清淡之內原有波瀾。若混作同場,則無所見其情,亦無可施其態矣。惟“峭寒生”二曲可以同唱,定四曲定該分唱,況有“合前”數句振起神情,原不慮其太冷。他劇類此者甚多,舉一可以概百。戲場之曲,雖屬一人而可以同唱者,惟行路出師等劇,不問詞理異同,皆可使眾聲合一。場面似鬧,曲聲亦宜鬧,靜之則相反矣。
○鑼鼓忌雜
戲場鑼鼓,筋節所關,當敲不敲,不當敲百敲,與宜重而輕,宜輕反重者,均足令戲文減價。此中亦具至理,非老於優孟者不知。最忌在要緊關頭,忽然打斷。如說白未了之際,曲調初起之時,橫敲亂打,蓋卻聲音,使聽白者少聽數句,以致前後情事不連,審音者未聞起調,不知以後所唱何曲。打斷曲文,罪猶可恕,抹殺賓白,情理難容。予觀場每見此等,故為揭出。又有一齣戲文將了,止餘數句賓白未完,而此未完之數句,又系關鍵所在,乃戲房鑼鼓早已催促收場,使說與不說同者,殊可痛恨。故疾徐輕重之間,不可不急講也。場上之人將要說白,見鑼鼓未歇,宜少停以待之,不則過難專委,曲白鑼鼓,均分其咎矣。
○吹合宜低
絲、竹、肉三音,向皆孤行獨立,未有合用之者,合之自近年始。三籟齊鳴,天人合一,亦金聲玉振之遺意也,未嘗不佳;但須以肉為主,而絲竹副之,使不出自然者,亦漸近自然,始有主行客隨之妙。邇來戲房吹合之聲,皆高於場上之曲,反以絲竹為主,而曲聲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