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宦官,全然不懂戰事,他們只能憑藉堅固的城防阻擋農民軍。
農民軍來到城下,首先掃除城外的明軍,然後準備攻城。北京城牆高大,不便仰攻。農民軍準備了幾百張五丈多高的登城雲梯,弓努、火銃也對準了城頭,農民軍的騎兵倚馬按劍,步兵提刀控弦,他們屏著呼吸,只待攻城號令下達,一時周圍十分寂靜。突然,萬炮齊鳴,殺聲震天。農民軍在李自成帶領下,環攻京師九門。守城明軍本無鬥志,面對農民軍的猛烈攻勢,更是心驚膽戰。十七日,也就是圍城的第二天,彰義門(或稱廣寧門,即今廣安門)守將宦官曹化淳,招架不住,開啟城門,迎接李自成入城。北京的外城攻破了,農民軍士氣更加高漲,個個摩拳擦掌,要在攻城時大顯身手。
這天晚上,各城門炮聲不絕,崇禎皇帝坐臥不安,慌忙奔出宮外,登上煤山(今景山),只見京城四面烽火漫天,不時傳來大炮的轟鳴。他納悶地說:“為什麼李自成的軍隊到了京師,我們還矇在鼓裡。”王承恩說:“李自成派了許多黨羽,帶了很多錢財,京師文武官員被收買了不知有多少,就連兵部他們也鑽進來了,所以兵部派出偵察李自成的探子,一個也沒回來。陛下,彰義門一破,內城也怕守不住了。”崇禎皇帝預感到末日降臨,在山上徘徊許久,無可奈何地回到乾清宮,他哭著對皇后說:“大事已去,沒有希望了。”於是命令皇后、貴妃自盡,並親手砍殺了公主和妃子。
戰鬥一直在進行,十九日天還沒亮,農民軍紛紛攻下內城,從各門擁入市區,一時城內鼎沸。明軍死的死,降的降。崇禎皇帝眼看大事已去,急命宦官鳴鐘召集百官上朝。鐘敲了許久,始終不見一人上朝,崇禎皇帝感到昔日威風凜凜、前呼後擁的場面,一去不復返了。這個剛愎自用的皇帝徹底絕望了,於是他登上煤山,自去冠冕,在一棵老槐樹上吊死了,臨死前他在衣襟上寫下了遺沼,至死認為明亡是諸臣所誤。陪伴他的宦官王承恩也吊死在他身旁。
再說李自成進了城以後,率眾攻打正陽門,途中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他們捧來熱茶、點心,有的還在家門口擺設了“永昌皇帝萬歲”的香案,青煙嫋嫋,扶搖而起,慶祝農民軍的勝利,也希望有個好皇帝。明朝把守正陽門(今前門)的大將是李國禎,他不肯向農民軍投降,抵擋一陣,感到勢頭不妙,一個人偷偷溜走了。守正陽門的明軍見李國禎逃跑,紛紛放下武器投降。
農民軍進入正陽門,來到棋盤街,這是崇禎皇帝御林軍的防地,他們拼命頑抗,企圖阻止起義軍前進,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大約經過兩個時辰的緊張戰鬥,農民軍消滅了御林軍,通向皇宮的路開啟了。
李自成頭戴一頂氈笠,身穿青布箭衣,佩帶著弓箭鋼槍,騎在一頭高大的烏龍駒上,威風凜凜地策馬在前。左右兩邊並轡而行的是丞相牛金星和尚書宋企郊,身後還有眾多的農民軍將士。據說李自成進了正陽門以後,一眼看到前邊有座高大的牌樓,牌樓的門額上寫著“承天之門”四個字。這是明朝統治的象徵。李自成順手摘下了銅胎鐵背硬弓,拔出一根鵰翎箭,“嗖”的一箭射去,正中“承天之門”的“天”字。將士們歡呼跳躍,稱讚李自成的好箭法。丞相牛金星在一旁說:“中天下字,當中分天下。”李自成和他的戰友威武雄壯地進入了承天門(今天安門),宣告了明朝的滅亡。
李自成領導的明末農民戰爭的規模,在歷史上是空前的。他提出的“均田免糧”等戰鬥口號,深入人心,李自成終於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但是由於歷史的侷限性,一些農民軍將領驕傲輕敵,不久農民軍被迫退出北京,最後失敗了。但是,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北京還流傳著不少有關他們的故事。就拿天安門前的石獅子來說,為什麼石獅子的肚子下面有個深坑呢?傳說李自成率農民軍進城那天,看到承天門前的大石獅子,正想策馬前去打量。突然,有個士兵高喊:“闖王,留神!獅子動了。”原來不是獅子在動,而是獅子後面有人。李自成立即摘下鋼槍,託槍催馬,猛刺東面那個獅子,嘡嘟一聲,獅子的肚子被紮了一個坑,只見一條人影直奔西邊的獅子。李自成又挺槍直刺西邊的獅子,在這個獅子的肚子上也紮了一個坑。這時,農民軍將士們已把西邊的獅子包圍,捉住了那個躲藏的人,正是從正陽門溜走的李國禎。他從正陽門逃跑以後,企圖從崇文門出走,被農民軍擋回。他走投無路,打算退回宮去。這時李自成率眾趕到,李國禎來不及走,就躲在獅子後面,企圖僥倖逃跑,結果被活捉了。兩個獅子肚子上都留下了一道槍坑,一下雨獅子的肚子就流水。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