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輕重機槍、大小火炮一齊向對岸的敵人陣地撲壓過去。
22位突擊英雄肩挎衝鋒槍,背掛馬刀,腰纏12顆手榴彈,在廖大珠的帶領下,冒著密集的槍彈,四肢攀著鐵索,一寸寸向對岸的橋頭挪去。
敵人的火力如熱浪一般卷撲過來,被擊中的紅軍戰士像飛矢一般墜下深澗。
“迫擊炮,朝著橋頭給我使勁轟……”團長王開湘指揮炮兵不停地射擊。
突擊隊的勇士們離橋頭越來越近了,守橋的敵人慌了,在橋頭點起了大火,企圖用猛烈的火勢來擋住紅軍的腳步。
“同志們,這是勝利的關鍵,衝上去啊!”楊成武關鍵時刻的一聲高呼,使得突擊英雄們精神為之一振,他們從鐵索橋上躍起身來,甩掉身上著火的軍衣軍帽,赤膊光背地殺了過去……
經過兩小時的激戰,守橋的兩個團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剩下的四散逃竄了。
下半夜,紅1師也從東岸迂迴到橋頭,東西兩岸的紅軍勝利會師了。
午夜2時許, 劉伯承總參謀長趕到橋頭,讓楊政委提著馬燈,一步步察看了瀘定橋。
對於長年過著軍旅生涯的人,對橋、路、城堡、關隘都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特別是橋樑,在戰鬥中常常關乎著全軍的成敗與生死。此刻,劉伯承手撫鐵索橋,卻有著抒發不盡的感慨。
他輕輕搖撼著每一根鐵索,深情地撫摩著每一個鐵環,在橋面上來回走了數次,才撫住橋欄,俯瞰著飛逝的河水,感慨萬端地說:“瀘定橋、瀘定橋,我們為你花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犧牲啊!”
他清楚地知道,現在可以說跳出了國民黨的重兵圍剿,紅軍贏得了彌足珍貴的喘息之機。
三天後,紅軍主力部隊來到了橋邊,毛澤東和周恩來等領導人在此牽馬過橋。
後來,紅軍勝利到達陝北,毛澤東追憶長征,寫下《七律·長征》一詩時,其中有一句便是:“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一聯句,生動地刻畫出這兩次戰鬥的兇險與神奇。
炮轟臘子口
1935年9月16日, 紅軍先遣部隊到達了白龍江一帶的臘子口。天邊還剩下最後一抹晚霞,輝映著西天的山脊流瀉出一條金色的弧線。大部分天空光線開始暗淡下來,呈現出一種寧靜的鋼藍色。
紅1軍團長林彪率領紅4團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悄悄摸到了敵我相接的最前端,仔細進行戰場勘察。
臘子口可真稱得上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地。從山下看上去,山口子約30多米寬,猶如鬼斧劈鑿一般,兩邊是陡直如削的懸崖峭壁。山口下面的兩座山峰之間,是一條流速很急、深不見底的石沙河,河上橫架一座木橋,像一條纖細的布帶,牽連兩岸的大山。
林彪看地形一向十分認真,對敵方的碉堡質地、火力配備、河水的寬度和流速,乃至紅軍衝擊時可利用的地形地物,都會認真地銘記在心。
看過地形他明白,要透過臘子口,只有先衝過河上的木橋,過橋後摧毀對岸的敵陣,佔領臘子口上的制高點,才能真正越過險關。
儘管一路徵殺,渡金沙、破烏江、奪鐵索、踏瀘定……不知越過了多少如鐵雄關,可今天一見臘子口的險峻,他依然不得不倒吸一口冷氣。
看完地形,回到後面的小樹林裡,林彪若有所思地問:“怎麼樣,地形都看過了,仗怎麼打,有把握嗎?”
王開湘團長是員能打大仗惡仗的虎將,他豪爽地說:“大江大河都渡過來了,雪山草地也熬過來了,小小一個臘子口,擋不住我們的腳步……”
林彪遲疑地凝望著他,慢吞吞地說:“好,我把咱們的處境再講一下……”
林彪攤開地圖,用手電筒指點著圖上的有關方位說:“這兒百十里內,都是連綿的大山,我們的左側,是國民黨楊土司部的兩萬騎兵,企圖在我們出山時以逸待勞向我們撲殺;我們的右邊有胡宗南的主力部隊,這是我們的老冤家,一直跟在我們後面,企圖讓我們鑽他的口袋。再看正面,守衛臘子口的是甘肅軍閥魯大昌的兩個營,他們在木橋頭和山埡口築有堅固的碉堡,橋西是他們的縱深陣地,橋東山坡上也築滿了三角形的封鎖碉堡。另外據可靠情報,在臘子口外,他們還設有一個軍用倉庫,倉庫裡囤積著大批的糧食和彈藥,看來他們是要在這荒山野嶺里長期駐紮下去了。還有,在這,圖上距離約80裡處的岷州城內還駐紮著一個團,他們隨時都可以進來增援……”
楊成武堅決地說:“司令員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