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計有功撰。有功字敏夫,其始末未詳。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紹興五年秋七月戊子,右承議郎新知簡州計有功提舉兩浙西路常平茶鹽公事。
有功,安仁人,張浚從舅也。”又考郭印《云溪集》,有和計敏夫《留題云溪詩》曰:“知君絕學謝芸編,語默行藏不礙禪。親到云溪重說偈,天開地闢見純全。”
則敏夫為南渡時人。詳印詩意,蓋耽味禪悅之士。而是集乃留心風雅,採摭繁富,於唐一代詩人或錄名篇,或紀本事,兼詳其世系爵裡,凡一千一百五十家。唐人詩集不傳於世者,多賴是書以存。其某篇為某集所取者,如《極玄集》、《主客圖》之類亦一一詳註。今姚合之書猶存。張為之書獨藉此編以見梗概,猶可考其孰為主,孰為客,孰為及門,孰為升堂,孰為入室。則其輯錄之功,亦不可沒也。
惟其中多委巷之談。如謂李白微時曾為縣吏,並載其牽牛之謔、溺女之篇。俳諧猥瑣,依託顯然,則是榛楛之勿翦耳。
△《觀林詩話》·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宋吳聿撰。聿字子書,自署楚東人。楚東地廣,莫能知其邑里。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此書,亦云不知何人。案書中稱“衣冠中有微時為小吏者,作《三角亭詩》,有‘夜欠一簷雨,春無四面花’之語。獻其所事,異之,使學。果後登第,今為郎矣”云云。案曾三《異同話錄》載此事,稱為餘子清之祖仁廓。則子書蓋南宋初人,故所稱引,上至蘇軾、黃庭堅、賀鑄,下至汪藻、王宣而止也。
其中如辨陸厥《中山王孺子妾歌》誤用安陵君一條,李善《文選注》已先有此論。
聿抒為新得,蓋偶未及檢。又引《摭言》趙牧學李長吉歌詩一條,《摭言》無此文,蓋記杜牧語又誤增學李長吉歌詩一句,亦為疏舛。卷末錄謝朓事三條,不加論斷,殊無所取。核其詞意,似乎欲解王安石、歐陽修倡和詩中“吏部文章二百年”句,而其文未畢。或傳寫有所佚脫,又誤分一則為三則歟?聿之詩學出於元祐,於當時佚事,尤所究心。如謂黃庭堅論黃獨為土芋,而云或以為黃精者,乃指蘇軾“詩人空腹待黃精,生事只看長柄械”句,而不欲顯名。又陳師道所稱“但解開門留我住,主人不問是誰家”句,乃蘇軾《藏春》兩絕句之一,託雲古語。又蘇軾“不向如皋閒射雉,人間何以得卿卿”句,世譏軾誤以如皋為地名。
聿謂親見其手寫《會獵詩》,“不向”乃作“向不”。又軾嘗名賈耘老之妾曰雙荷葉,世不曉所謂。聿謂其事載《泉南老人集》,取雙髻並前之義,其名出於溫庭筠詞。《澠水燕談》稱張舜民題蘇軾《老人行役》詩,乃蘇轍作,王闢之誤記。
軾《梅花詩》用返魂字乃用韓偓《金鑾秘記》中語。說者誤引“蘇德哥及聚窟州返魂香”事。皆查慎行補註蘇詩所未及。又如黃庭堅《與惠洪》詩,實用陳平“傳解衣臝而刺船”句相謔。洪作《冷齋夜話》,乃以欲加冠巾自解,與庭堅自稱從王安石得古詩句法,及安石詞“揉藍一水縈花草”句,乃追用所見江上人家壁間絕句諸事,亦他書所未言。至於引郭義恭《廣志》證陸龜蒙詩“蕙炷”字,引尉遲樞《南楚新聞》證僧詩“氈根”字,引《隋書·禮志》證古詩“長跪問故夫”句,引許慎《說文》證“衣亦可名不借,不獨草屨”,引《南史·邱仲宇傳》證唐詩《半夜鍾》,引《宋書》證“吳融誤用虞嘯”事,引《世說新語》庾亮事證“著屐登樓”。引《元結自序》證歐陽修、黃庭堅誤讀笭箵字,引潘岳《西征賦》證晁錯之錯可讀七各切,引江淹《雜擬詩》證《東觀奏記》誤稱沈約,引顧愔《新羅圖記》證松五粒非五鬛,引《歌錄》證殷芸小說誤解蜻停���段骶┰蛹恰凡島刂�飾笥糜裱饃��R約安鄧臻�笠園拙右住凍�故�肺�逗�呈�罰�猿ど>��止��浴蹲蟠�貳靶∪酥�場蔽�靶∪酥��敝釤醯�宰鬩宰士賈ぁ�
在宋人詩話之中,亦可謂之佳本矣。
△《四六談麈》·一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案此書為左圭《百川學海》所刊舊本。卷首但題靈石山藥寮字,不著撰人。
《書錄解題》載為謝伋撰,考書中時自稱伋,則其說是也。伋字景思,上蔡人。
官至太常少卿。參政克家之子,良佐之從孫。所稱逍遙公,即良佐也。其論四六,多以命意遣詞分工拙,視王銍《四六話》所見較深。其謂四六施於制誥、表奏、文檄,本以便宣讀,多以四字六字為句。宣和間多用全文長句為對,習尚之久,至今未能全變。前輩無此格。又謂四六之工在於翦裁,若全句對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