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二字聯絡在一起,從而成了一種象徵。
(二)董加耕
董加耕的光芒曾一度蓋過了邢、侯兩人以及所有其他知青典型,但“###”一開始,就暗淡下去了。
青春無悔(3)
董加耕是回鄉知青。他原名董嘉庚,江蘇省鹽城縣葛武公社董夥大隊人,1961年夏高中畢業,他在升學志願書上填寫了“回鄉務農,立志耕耘”八個字,並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加耕”,回到了家鄉。他學習成績優秀,又是貧農後代,在中學就入了黨,並擔任團支部書記,在農村青年中甚屬難得。在當時高校招生強調政治成分的情況下,他本來很有把握進入大學並進而成為農村青年所夢寐以求的城裡人的,他卻能主動放棄這一切,因此,從他下鄉的那一天起,就已經成為人們的注意中心。在他下鄉一年後的1962年,江蘇省省報《新華日報》就以《目標始終如一——高中畢業生董加耕還鄉前後》為題,報道了他的回鄉經過,但這時他還未引起人們更多的注意。
董加耕名聲大振是在1963年下半年,也就是中央制定了大規模動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決策以後。在是年11月團中央於蘇州召開的有關這一問題的彙報會議上,江蘇省彙報了董加耕的情況並立即引起了上級的重視。此時回鄉知識青年中的高中畢業生越來越多,已經佔到回鄉知青總數的6%左右,是思想波動最大的一部分人,團中央急於在回鄉的高中生中樹立新的標兵人物,董加耕便應運而生了。
從1964年年初開始,先是《中國青年報》,然後是黨報《人民日報》和黨中央的機關刊物《紅旗》雜誌,都不惜篇幅對他加以大肆報道,其規格甚至連1960年對邢燕子的宣傳也無法相比。他的務農日記在當時全國幾乎所有的報刊和雜誌上全文刊載,那個時代特有的鏗鏘語句頓時就響徹了全國:
一個青年應當根據革命的需要,決定自己的生活道路。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第一線。解放前,第一線是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現在的第一線,就是廣闊的農村。我到農村去,不正是黨所需要的嗎?
體力勞動是一座不朽的熔爐,我是一塊礦石,一定要煉成不鏽之鋼。
身居茅屋,眼觀全球;腳踩汙泥,心懷天下。
《人民日報》為此發表的社論,稱他是毛澤東時代的好青年,是勇敢的革命先鋒,說他所走的道路,正是毛澤東時代知識青年所應該走的道路。《知識青年下鄉上山是移風易俗的革命行動》,《人民日報》,1964年3月20日。
董加耕作為知青典型的巔峰,是在這一年的12月26日,這一天是毛澤東的70歲生日,破例設了三桌便宴,經周恩來安排,毛澤東圈定,董加耕和邢燕子分坐在毛的左右。毛澤東在從1955年直到“###”爆發之間的十餘年間,對已經頗具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迄未置一詞,即使是這次便宴,他也沒有哪怕一句話直接談及此事,但按照當時的習慣,這已經可以算作是對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對董加耕和邢燕子本人最大的讚許和鼓勵了。
對董加耕的宣傳在全國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他在幾個月內就收到數百封信。
知識青年紛紛表示要向他學習,不可否認他們中大部分人的真誠。當時江西省贛州四中有個名叫趙恆錩的應屆高中畢業生,是班長、共青團員、四好(三好之上再加勞動好)學生,他與三個同班同學熊強年、宋柏林、劉捷民分別改名為趙恆耕、熊長耕、宋志耕和劉永耕,組成“四耕小組”,將他們四人的照片寄給董加耕,並且提出“學加耕,比加耕,四耕趕一耕”的口號,放棄高考,到離開市區三百多里的山區插隊務農。這種做法,在當年曾風行一時。 。。
青春無悔(4)
董加耕自己也曾談到,當一切已經結束的二十多年之後,一次他出差住進常州的一家###,一些人聽到他的名字後圍過來,他們說他們都當過知青,都是學習他的榜樣才下鄉的,這使他感慨萬端。
“###”爆發,他一下子就成了眾矢之的。北京有人組織了“五湖四海”調查團,鹽城縣組織了“拔黑旗”戰鬥隊,矛頭都是指向他的。縣裡甚至還專門成立了“董加耕問題聯絡站”,編了一本《董加耕反對毛澤東思想一百例》廣為散發。這些批判,都緊緊圍繞著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自願下鄉,到底有沒有私人動機?他們說他其實是大學迷,只是幾次未達到目的,才想出這麼個譁眾取寵的主意。
如今再來判斷這些揭發材料的真偽,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即使他曾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