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唐三藏和李思敏並排而行,穿過一千兩百個和尚躬身立在兩邊的通道,一直走到了最前面的高臺上坐下。
有個大闡法師的頭銜,唐三藏也就是大唐和尚的頭頭,這水陸大會要一連舉辦四十九天,他每天都要升坐**幾個時辰。枯燥這些年倒也習慣了,就是擔心喉嚨要上火。
唐三藏心中無佛,不信佛祖,卻不否認佛經的妙用。當然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他也只和師父說過,從未與第二個人提過半句。
應該是吃了金蟬子的緣故,從小他便親近佛法,對於佛法的感悟,大唐第一人,名至實歸。
唐三藏看著面前香爐燃著的兩短一長的檀香,眉頭微蹙,沉默許久,像是在思索高深佛法。
座下一千餘僧人正襟危坐,洗耳恭聽,望向唐三藏的目光,滿是崇敬和期待。
場間詭異地安靜了許久,唐三藏終於出聲了,指著面前的香爐說道。“這香不一樣長,給我換一下,不然沒法講。”
一旁悠哉坐著的李思敏噗嗤一下笑出聲來,拿起身旁的精緻糕點咬了一小口,笑容愈發燦爛。
而座下眾僧聽此,卻是沒一個笑場和鄙夷的,紛紛露出了沉思之色,竟是對唐三藏的這句話進行了深入細微的剖析和理解。
“三藏法師字字璣珠,此話定有深意。”一個圓潤老僧凝神苦想。
“三根檀香本一起點燃,現在卻是兩長一短,這是何故?這就如三人同一時刻降生,一生造化卻各不相同,此乃前世因果所定,三藏法師一語道破,小僧心悅誠服。”一個乾瘦僧人眼睛一亮,喃喃自語道,看向唐三藏的目光愈發崇敬。
“法師因三根檀香不齊整,而不肯開口講經,豈非以此比喻坐下眾人悟性修為不一,自當努力參法。慚愧,慚愧,此番定要認真聽法師**。”一個身著破舊僧袍的中年僧人一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