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照清朝皇陵建造規制,皇帝陵寢地下玄宮共分為九券四門式構造。從金剛牆門洞開始,由墓道向北斜下而入,依次為:墓道券、閃當券、罩門券、頭道石門、門洞券、明堂券、二道石門、門洞券、穿堂券、三道石門、門洞券、金券石門、金券,最後的金券是為放置皇帝及皇后棺槨的大殿。其中墓道券和閃當券為磚券,其他七券是石券。九券中,明堂券和金券是南北券,餘者為東西券。之所以稱為券,其實“券”這個字在中文之中除了念“勸”的發音,意思為票據或作為憑證的紙片之意以外,還可以念做“絢麗多彩”的“絢”字發音,意思為門窗、橋樑等建築呈弧形的部分,如拱券。
現在眾人所處位置,就是金剛牆與地宮第一道石門之間的拱券,這一段拱券包括墓道券、閃當券、罩門券三部分,其實距離並不長,只有十米左右。而後面的金剛牆大門用城磚堵上,外面填土,眾人這時藉著汽燈的光線才發現,由於測量上的誤差,他們在金剛牆大門封磚上所開的口子,離地面有足足一米五的高度,怪不得崔二胯子剛剛下來的時候會摸不到底。
現在眾人面前就是皇陵玄宮第一道石門,用兩塊完整漢白玉打磨而成,雖然歷經三百多年仍然潔白如雪。每扇大門縱橫雕刻有九九八十一枚乳狀門釘,兩門相對的門面上,又雕有口銜圓環的獸頭,稱為“鋪首”,越發使石門顯得威武而陰森。軍師上前用手輕輕推了推石門,並不見任何動靜,又將手電沿著一指多寬的門縫照進去,果然隱隱可以望見一塊石條在門後把大門死死頂住。
老四小聲道:“自來石!”軍師點了點頭,問道:“這道石門之後,可會有沙頂天機關?”老四道:“按道理不會在這扇石門之後,應該在地宮最後一道石門,不過倒是不可不防。”軍師點點頭,道:“不錯,不可掉以輕心,弟兄們,將傢伙抬上來!”後面弟兄將圓木抬了過來,又搬來數塊原來封堵金剛牆大門的牆磚,再用事先準備好的斧頭將牆磚劈成小塊,準備墊在圓木之下。
老四接過事先做好的拐釘鑰匙,向軍師點了點頭。其他弟兄也都是各就各位、屏住呼吸,只見老四小心翼翼將拐釘鑰匙半個“口”字形部位豎起來,慢慢插入石門門縫之中,待鑰匙接觸到石條上部,又將“口”字橫過來套住石條脖頸。一切就緒,老四回頭向後面弟兄點了點頭,崔振陽與崔二胯子兩人走上前來,抓住拐釘鑰匙長長的後柄。隨著老四一聲吆喝,三人屏住呼吸,緩緩加力將拐釘鑰匙向上提,“鑰匙”漸漸向裡延伸,裡面自來石一點點移動起來,直到完全豎直,穩穩立在了那裡。
“成了!”老四小聲叫道,話一說完,兩人鬆手,老四慢慢將鑰匙撤回,然後向崔二胯子點點頭,二人同時伸出雙手,緩緩推動石門。此時所有在場的弟兄心全都是提到了嗓子眼,尤其是劉二子,甚至已經退到十米外金剛牆門洞之處。眾人都很清楚,隨著石門漸漸開啟,如果沙頂天機關就在此門之後,那麼每一個時刻都會有可能觸發機關,大量流沙也就會鋪天蓋地瀉下,頃刻之間將在玄宮之內的眾人全部活埋,沒有一個人能夠逃得出去。
玄宮厚重巨大的石門在老四和崔二胯子兩人的全力推動之下慢慢開啟,粗大的門軸帶動著萬斤石門發出“嗡嗡”的轟鳴之聲,伴隨著門內騰起的霧氣,在深邃幽暗的墓道里隆隆炸響。牆壁的迴音穿透迷霧塵埃,在黑暗中迴盪繚繞,如狂風摧斷枯木、似萬馬馳過草原,整座地下宮殿彷彿都在顫抖晃動。刺耳的摩擦聲響徹在靜得讓人發怵的地下玄宮之中,就像一輛裝滿貨物的大車壓過每一個人的心臟。所有人伴隨著這一陣陣刺耳的聲響,都是心頭越來越緊,因為死神隨時將至。
終於,兩人緩緩將室門推開了一尺左右,老四喊了一聲:“停!”兩人同時停下手來。老四接過後面弟兄遞過的手電,向門縫開處上方望去。大概有將近一袋煙的工夫,老四道:“機關不在此處!”軍師問道:“肯定嗎?”老四道:“沒問題!”這時劉二子也走上前來,接過老四的手電向上看了一陣,說道:“不錯,這道石門上方沒有機關!”軍師看到二人都是如此肯定,一揮手道:“推開石門,我們進去!”
後面馬上上來幾名弟兄,合力將大門完全開啟,只見門內更加漆黑,汽燈的光亮如同一豆油燈,微弱而細小。大殿似乎沒有盡頭,深邃幽暗,陰森恐怖。黴爛的氣味伴著刺鼻刺眼的迷濛霧氣擋住了視線。老四伏地觀察了一番,確認地上沒有機關,於是眾人熄了汽燈,摸索著向前走去。在這之後,老四又用上面的方法毫不費力地開啟了兩道石門,都沒有發現沙頂天以及任何其他機關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