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玄武仙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元二十九年,二月二日。

就在文武百官與天下軍民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之時,德陽殿傳出的一道詔書,瞬間將平靜許久的大漢,驚起一陣波瀾。

詔書內容如下:二月二日,東方蒼龍升空,朕受天命、承繼大統,初頂皇冠、方知其眾,日夜所思皆為萬民蒼生、不敢有半分懈怠。

所幸上天厚德,未使朕有失,治使海內生平、百姓安康。

然古語有云:居安思危,大漢之敵尚在,若不能除,後世子孫難享安康。

朕既受命於天,當代天行事,力除強敵、綿延萬世子孫。

今朕特下此詔,凡我大漢子民,皆聽朕令,軍備戰、官備政、士備文、工備業、農備耕,上下同心、聚力同行,以為我後世子孫永享安寧……

——漢劉宏親筆御令。

龍抬頭,一個在元之後才出現的詞彙,被劉宏寫進了天子詔書中。

所謂龍抬頭,原意為:東陰去、陽春來、萬物生。

但是在劉宏的這道詔書中,卻為這個詞賦予了新的含義。

劉宏的這道詔書,既是傳給文武百官的指令,也是傳給大漢所有階層的動員令。

這也是劉宏登基二十九年以來,第一次釋出的全國動員令。

在他看來,此次遠征羅馬,是大漢所有人共同的大業,每個人,都應該參與進去。

接到劉宏的詔書之後,內閣第一時間便進行了摘抄,然後送到印刷廠,開始加班加點的進行印刷。

很快,上百騎羽林軍士兵,便攜帶著詔書,以洛陽為中心,朝著整個大漢擴散而去。

內閣、樞密院、六部以及各地州府衙門,所有朝廷的職能部門,也快速運轉起來。

國子監的監生、御林營的少年、各級學院的學員、工廠作坊的工人、地裡的農民等,凡是看到天子詔書的人,也是第一時間響應了天子號召,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這種宣傳、生產之中。

自二十年前北征高句麗之後,大漢這部戰爭機器,終於再次火力全開,高速運轉了起來。

與之前不同的是,現在的科技更加先進、人們的熱情也更加高漲。

所有人都在為著西征做準備,沒有一個人提出哪怕一丁點兒的其他意見。

那些負責協調各項事宜的官員們,一邊忙碌的同時,一邊驚歎不已。

因為他們突然發現,各種事項進展竟是如此的順利,就好像,提前很多年,就為這次遠征做好了準備一般。

很快,內閣與樞密院便制定出了一份詳細的西征計劃送到了劉宏的御案上。

依照樞密院的計劃,出征羅馬的大軍,總人數為五十萬,其中海軍二十萬、陸軍二十萬、騎兵十萬。

海軍由東萊、會稽、日南三郡駐軍抽調,沿海岸線一路向西進發。

這些年來,隨著大漢與羅馬之間的海上貿易互通,皇家商行也在沿途海岸設定五十個補給站,用以商人、冒險者以及護衛艦隊的物資補充。

當初在設立這些補給站的時候,劉宏便有意為著將來海軍出征做著準備,而那些補給站的管理人員,也都在當地設立了大量的租界或者是殖民地。

可以說,由大漢到羅馬之間的補給站,每一個都是一座巨大的糧倉。

而這些補給站,也完全足夠保證二十萬海軍,一路航行到羅馬。

至於剩下的二十萬陸軍和十萬騎兵,則是從各地駐軍當中抽調。

至於輜重隊伍,則是更加龐大,依照內閣與戶部的計算,此次出征,共計需要動用車馬四十萬輛,運輸人員約為五百萬人。

而這些人員,將來也會在羅馬定居,為大漢在那邊開枝散葉。

好在這些年,大漢的工業發展,極大的推動了運輸業以及北方草原的畜牧業,這才得以保證擁有足夠的投送力量。

再加上這些年,大漢不斷鼓勵人口生育以及醫學的不斷完善,使得大漢人口呈爆炸式的增長,這才使得大漢能夠支撐的起一場如此大規模的遠征。

看著這項龐大的計劃,身居帝位多年的劉宏,也是忍不住感到一陣激情澎湃。

這一次的計劃,無論是規模還是所能獲得的功業,都遠超任何一個時期,完全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如今,一項最偉大的事業,即將在自己手上完成,劉宏又怎麼可能不激動萬分?

不過,在這份計劃當中,樞密院也提到了關於身毒與安息的事情。

依照樞密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顛沛三十載

顛沛三十載

一匹白熊
眾生皆苦,為何而活。生在亂世,吾知天命,但天命難從。看吾以劍動乾坤,創千古偉業,謀春秋大計。</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顛沛三十載》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顛沛三十載:</p>
仙俠 連載 3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