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陽春三月,金軍西路軍主力紛紛順著汾水南下,乃是向著河中府一帶集結,而與此同時,東路軍盤踞的重鎮大名府周邊,也開始有大股部隊分別嘗試向東、向西而去。
後者根本無須在意,因為他們既不可能突破張榮及其部御營水軍直接佈防的黃河中段,也不敢在大水道密集的下游越過黃河,然後進入黃河與濟水之間的狹窄死地……只要他們趕過去,一定會發現御營右軍在濟水南側佈防,然後張榮會不顧一切東進,堵住他們的後路,非只如此,趙官家也一定扔下關中直接飛馳到京東去!
狗屁西夏,先吞掉這股金軍再論其他。
實際上,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金軍的應對之中,真正能給宋軍造成壓力的還是在河中府一帶蝟集野戰大軍。
首先,正所謂八水長安,黃河渭口,關中平原的東面要害註定要在渭水入黃河的渭口周邊,而這裡也確實有傳統的三渡一關……分別是龍門渡、蒲津渡、風陵渡,與潼關。
但潼關又過於險要了,崤澠古道也太容易堵塞了,所以很少有人願意從黃河南面那條道路進軍拼命。或者說,相較於去闖百二秦關,任何覬覦關中平原的東面來者,都沒有理由不走更妥當的水路。
那麼渭口周邊的水路,自然也就是傳統三大渡口了,其中龍門渡依然顯得偏狹,而且水流偏急;風陵渡很好,可惜渡過去還要面對潼關,從這裡走的人十個裡有八個是為了給蒲津、龍門渡打掩護,還有兩個是想嚇一嚇潼關,看看能否瞎貓抓到死耗子;唯獨蒲津,實在是地理條件太好了,不僅水流平緩到可以鋪設永久性浮橋,而且兩側俱是平原,方便後勤補給不說,一旦渡過對面,也方便大踏步進軍。
春秋戰國時,秦國幾乎每次出兵向三晉行進,都走蒲津集合大軍。
所以說沒有人敢忽略此地。
這一點從宋軍在蒲津這一側同州的駐軍配置就可以看到一二,從宋軍有了些戰力,開始嘗試守住關中以後,駐紮在同州的就一直是大宋第一名將韓世忠的部隊,而且每有戰事與危險韓世忠都會親自抵達同州坐鎮,並與陝州的李彥仙一起頂住對面。
當然了,龍門那邊也是要防著的,但即便是龍門渡也屬於河中府與同州範疇,遑論上一次兀朮在對岸有大量金軍做遮護的龍門渡進軍,也還是被韓世忠給發現了。
回到眼前,隨著金軍再度往河中府蝟集,包括魏王完顏兀朮、都統完顏拔離速等人旗幟紛紛出現在蒲津對岸,宋軍當然也不敢有所怠慢。
但這一次,韓世忠本人帥旗出乎意料的沒有從北面丹州過來,因為抵達同州這邊蒲津渡的旗幟比韓世忠的天下無雙還要高一個檔次——那面讓所有金國將領,尤其是讓完顏兀朮與西路軍將領們印象深刻的金吾纛旓,雖然遠遠看不清具體樣子,但因為那個形狀過於特殊,卻還是隔著一條河讓他們再次認了出來。
與龍纛隨行的,還有一個威嚴、華麗、齊整而又龐大到連續不斷的隊伍。從早到晚,不知道有多少人隨著那面龍纛進駐到了河對岸,一直到半夜方休。
隔日一早,完顏兀朮率諸將一起等鸛雀樓遙望局勢,眾將等樓向西眺望,只見對岸原本韓世忠愛將黑龍王勝所處軍營,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到處都是煙塵與旗幟,卻也到處都是密密麻麻計程車卒民夫。
他們往來不斷,在分不清是地方官還是隨軍進士的文官們指揮下,大面積修築營寨、戰壕。而且分不清是團結社弓箭手之流計程車卒與甲士也同樣往來不斷,隨軍官不斷出入,往周邊進發行軍。
這個樣子,說句實誠話,有點讓這些金國大將牙酸。
“俺只是不懂。”萬戶完顏突合速忽然開口。“這宋人關中如此民力,就西夏那點人口,是怎麼撐過快一百年的?便是有瀚海,有橫山,有騎兵,可只耗人力,也能耗死西夏人吧?”
“突合速,你是吃了吳玠一次虧便將以往事情給忘了嗎?”西路軍另一萬戶完顏摺合直接冷笑相對。“靖康前的宋人,與眼下的宋人是一回事嗎?當年下馬步戰,在山野中將宋軍一舉盡殲的不是你?”
突合速微微一怔,即刻醒悟,但復又搖頭:“便是如此,咱們此時對上的,卻也不是靖康前的宋人了,此時的宋人是敢立在陣地中引著女真甲士將神臂弓一輪輪射下來卻不必當場要賞錢的。至於那面龍纛,俺雖沒親眼見過你們所言情形,卻總也知道婁室大王的厲害……”
“好了。”一直怔怔盯著那面旗幟看了許久的完顏兀朮忽然回過神來,扭頭打斷了二人對話。“不要漲他人志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