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宋官家越過橫山,尚未抵達宥州的時候,一場戰役忽然就要在西夏最重要的兩個城市之間,具體來說就是興慶府與靈州之間的黃河西岸地區,正式爆發了。

作戰雙方,一方是宋軍御營前軍、中軍、騎軍構成的宋軍三萬御營主力,輔佐以部分新降服的党項蕃騎。

主帥為御營前軍都統岳飛,主要將領有曲端、王德、劉錡、李世輔、張景、喬仲福、傅選、傅慶、張中彥、張中孚、張憲等等宿將。

諸如郭進、楊再興這種級別的小將是上不了檯面的。

另一方則是西夏鐵鷂子、潑喜軍、中央侍衛軍、捉生軍混合構成的西夏主力大軍,合計四萬餘。

其中,主帥是西夏晉王嵬名察哥,監軍為嵬名仁禮。

除此之外,還有鐵鷂子大將嵬名移訛,此人與幾十前伏誅的西夏大將嵬名訛移名字恰好反過來,乃是察哥得勢後的年輕宗室大將;還有暫領中央侍衛軍殘部的前洪州守將嵬名雲哥;曾在靖康中率軍攻陷過定邊軍多處城堡的捉生軍大將嵬名遇;曾經出使過大宋數次的老將,潑喜軍督軍嵬名濟。

而多位宗室之下,免不了有罔氏的罔興捉、菱結氏的菱結正、仁多氏的仁多時泰,包括那日勸嵬名察哥回興慶府的芭裡隴登等等等等……這些人,全都是世襲有大首領身份的党項大族頭人,也是軍隊裡的中堅。

至於仁禮的兄長,濮王嵬名仁忠,則與逃出來的漢人宰執王樞一起留守靈州府城。一起留守的,還有包括當今西夏太子外公、曹賢妃親父曹老令公在內的許多漢將、漢臣。

關鍵時刻,党項人還是信不過漢人。

平心而論,這一戰,來的有些遲了,而且來的很不公平。

說他遲了,是因為兩國主力決戰,本該是用來決定勝負的才對,但此時,西夏首都已失、四塊核心統治區域已經沒了三個,唯一明面上還在的後套地區,估計也快沒了。

所以這場主力會戰,與其說是一決勝負,倒不如說是西夏人被周邊大國的聯盟、詭計、突襲、背叛等等戰略活動給逼到窮途末路後,不得已用自己最後的一波大本錢來一次死中求活。

說他不公平,其實也在於此。

原本應該是西夏人據險而守以逸待勞的,原本應該是宋軍忍耐不住主動冒險出擊的,原本一切都該是好好的……但是,眼下的實際就是,宋軍冷靜的在河對岸分兵諸城把守,等到西夏人被逼無奈,蝟集靈州城下,準備從此處冒險渡河以後,他們方才從容聚集兵馬,在黃河西岸的某處嚴陣以待。

黃河太寬了,宋軍的散騎巡視河面不停,西夏人雖然能從河對岸獲知種種情報,卻都只是滯後且混亂的,根本不能做到獲知即時軍情。

但即便如此,即便西夏人知道這仗不好打,卻還是不得不來,因為局勢一日比一日壞,察哥沒法拖下去……真要拖下去,大軍怕是要漸漸離散的。

“宋軍犯了大錯!”

清早時分,嵬名察哥立馬於黃河畔的渡口旁,朝著周圍軍將肆無忌憚的放聲言道,根本不在意周圍登船士卒的頻頻回顧。“而且是三個大錯……一不該在野地裡與咱們党項人作戰,咱們的鐵鷂子無堅不摧!二不該放棄河防,任由咱們大軍渡河,可見宋軍主帥是個廢物!三不該到現在還攻不下順州,讓章利在河對岸給咱們留下一個根據之地!”

而言至此處,不待眾將士呼應,嵬名察哥便直接拔出刀來,在空中奮力一揮:“此戰,誓要斬殺岳飛、曲端,奪回興慶府,然後向後套迎回陛下與太子,重立大白高國!”

周圍軍將聞言,各自拔出腰刀,將白刃舉起,轟然稱是。

而嵬名察哥說完這話,也是一咬牙,直接收起白刃、翻身下馬,然後與自己的黑牛大纛分開,各自登上了一個羊皮筏子,朝對岸而去。

主帥親自先登,周圍軍士自然一時士氣大振……渡口處也一時變得順溜起來。

然而,等到察哥登上羊皮筏子,臉上振奮的神情卻是肉眼可見的暗淡下來——原因再簡單不過,這位西夏主帥自己都知道自己剛剛是在瞎扯淡!

這番做作,莫說能否讓那些心懷叵測的大頭人稍微改變心意了,就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堪,實際上,自打來到靈州以後,他本人,嵬名察哥,才是這個西夏殘存集團中信心下降最快的人!

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他對李乾順不忠心,也不是他不願意為大白高國奮戰到死,而是這個平日裡貪財好色,跟嵬名仁忠各種不對付的西夏晉王,的的確確是目下西夏人中最有軍事才能、軍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升官記

大唐升官記

偉翰
關於大唐升官記: 寒雲,穿越成貞觀縣令,打造大唐最強縣,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四女主,文、武、貴、野,四條風格迥異的劇情線,意想不到的大結局。本文配角色形象圖,主角配角齊上場。
仙俠 連載 8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