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後來,眾人方才漸漸醒悟,這不是在講歷史,而是透過講歷史來列家譜!

“及至唐後,裂國十餘,並於宋、遼,遺於蒙古、高麗……高昌者,漢之外孫也!”鄭知常讀到這裡,早已經掀開了十幾頁,累的是口乾舌燥,汗如雨下,但卻根本不敢稍停。“故曰,中國之傳如線,清晰可列,未嘗斷絕!”

聽到此處,蒙古人稀裡糊塗不說,非常有文化的契丹人也沒有任何異議,因為他們早八輩子就自認炎黃子孫了,甚至還時不時的要跟趙宋爭一爭炎黃正統,說宋人是南朝他們是北朝雲雲。

而也就是到了這個時候,同樣在太陽底下曬得不行的眾人終於徹底醒悟過來,為什麼趙官家要讓人在這裡講歷史、報家譜了。

“未及,有女真起於白山黑水,未能究其根本也。彼僚趁中國未統,且逢亂君,竟發豺狼之兵暴虐北方,殺中國之君、略中國之財、殘中國之民、據中國之土,是可忍孰不可忍?昔春秋時,諸夏會盟,遂驅除四夷,安定中國。今宋天子玖……玖?……玖彙集炎黃子孫,下列者四,曰遼;曰蒙古;曰高……高麗;曰大……理?又有中國外孫高昌在列,會盟於黃河金泊,共約進退,誓滅女真狄夷,犁其庭掃其穴,以使中國復統!如有違誓,天下共討之!”

聽到這裡,雖說大理這兩個字出現的比較突兀,可到底說到了正事,祭壇下的眾人不論哪族哪家,此時只有鬆一口氣的感覺……至於大理,純當這位趙官家腦子抽了就是。

“曰,胡虜無百年國運者也!”

鄭知常又辛苦翻過一頁,見到只剩下最後一段,陡然精神飽滿,旋即加大音量,努力讀完。“又曰,幽州、冀州中國之都也,狄夷安能久居?!又曰,自古未常聞中國之貴事狄夷雜種也!當此之時,天運迴圈,中原氣盛,億兆之中,降生文武,玖既領中原才德,又得炎黃諸夏襄助,必當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請天地觀將來成敗!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這最後一段,倒是有幾分氣勢文采了,但此時,耶律大石以下,幾乎人人被曬的頭暈眼花,也懶得去誇讚。

至於其中這位趙官家玩弄筆墨,把自己弄到主導者和帶領大家的上位者身份上,考慮到畢竟說到了宋遼並列,耶律大石以下,懂行的契丹人也就都捏著鼻子認了……誰讓大宋此刻兵馬更盛呢?

閒話少說,鄭知常一篇中國上下五千年大歷史讀下來,幾乎癱軟,所幸寫這篇文章的呂本中早有準備,立即便有甲士上前將鄭友人給扶下來,灌了些溫鹽水,這才讓他重新立定。

而不及多歇,早有御前班直甲士在統制官劉晏的示意下一擁而上……倒不是要砍人,而是將早已經曬熱了的血酒一一奉上,趙玖以下,耶律大石、孛兒只斤合不勒、忽兒札胡思、畢勒哥不提,岳飛、吳玠、曲端、王德、劉錡、李世輔等趙宋大將,蕭斡裡剌、耶律餘睹、耶律燕山、趙合達等上臺面的契丹將軍,外加剛剛下來的鄭知常,以及呂本中、仁保忠等人,還有兩個蒙古大首領部下的幾個同族頭人,幾乎是人人一杯熱血酒。

而趙官家也毫不猶豫,居然不對著祭臺,而是轉過身來,對著眾人端起來一飲而盡。

大宋文武,還有那些知機的契丹大將,只以為這位趙官家又在佔便宜,卻也懶得計較,便直接對著這位官家一飲而盡,宛若在朝這位官家立誓一般。

一碗血酒飲罷,眾人熱的齊齊呼了一口氣出去。

但事情還沒完。

“合不勒汗!”

趙玖揮手示意。“正要藉此場面,與你封蒙古國王!”

眾人紛紛一怔,但旋即醒悟,便是耶律大石也沒有多言……合不勒自請冊封的,這位趙宋官家也樂意冊封,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之前也隱約有些溝通誰也無話可說。

唯獨忽兒札胡思面色微變,但終究不敢多言。

於是乎,眾人紛紛讓開,而很快便有劉晏上前,捧上一個匣子,趙官家當眾開啟,從裡面取出了一個精巧金冠來……仁保忠是唯一走神了的人,因為他好像隱約認得那個金冠,似乎、大概是西夏梁王的王冠,誰想到這趙官家這般摳門,居然在此處廢物利用了?

合不勒渾然不知那是死人戴過的玩意,恰恰相反,他在草原上廝混,何時見到這般精巧之物?一時大喜之下,他乾脆直接脫帽上前。而趙官家也沒有讓合不勒下跪什麼的,只是端起金冠,朝微微欠身的合不勒頭上一放,便算是了了此事。

合不勒扶住金冠,只覺得這個金冠居然正好能卡住剃過的腦袋,可見是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升官記

大唐升官記

偉翰
關於大唐升官記: 寒雲,穿越成貞觀縣令,打造大唐最強縣,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四女主,文、武、貴、野,四條風格迥異的劇情線,意想不到的大結局。本文配角色形象圖,主角配角齊上場。
仙俠 連載 8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