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國主第一次秋狩的第一站為什麼選擇臨潢府?
某種意義上而言,發生政治事件,甚至流血事件本就是所有人的共識。唯獨大金國的軍事力量在黃河這一邊,依然是無可匹敵,所以不用擔心會出現岔子罷了。
故此,整個隊伍依然平靜,也只有少數契丹、奚族出身的官吏稍有些緊張罷了,卻也被表現愈發出色的國主親自喚來進行安慰,然後免不了感激涕零。
當日傍晚,龐大的隊伍例行宿在了平地松林的外沿七八里處的地方,具體來說是一條淺小潢水支流的另一側,只是在河上有幾個簡易小浮橋,方便從松林中取松塔點火而已……這樣宿營是有說法的,依水立營是為了取水方便,而稍微遠離一點松林並在河對岸駐紮,是因為秋日松林須嚴防火災,萬一起火,小河可以有效阻礙火勢蔓延。
這對漁獵出身的女真人而言可謂是常識。
只能說,這年頭講究環保的不止是一個趙官家,完顏氏也是走在時代前列的。
而別人且不提,只說樞密院副使秦檜這日晚間在國主帳中用過晚飯,回到自己宿營之處,只是親**問了一番魏王剛剛賞下來沒幾日的那二十個甲士,然後便早早入了營帳閉目養神去了……自從得了這二十個甲士後,這位秦相公就一直如此,再也沒有大晚上亂跑的毛病了。
和往日一般,太陽落山,黑暗降臨,營地裡卻喧譁聲不斷,若是出門轉悠,雖然稱不上燈火通明,卻也算是星星點點了。
不過,今日似乎與往日不同,等到又過了半個時辰,帳外便隱隱有風聲傳來,這個風聲不是尋常風聲,乃是秋風捲動了數里外的千里大林海,林海翻滾成浪,遂有呼嘯之態,偶爾夾雜著猛獸嚎叫,端是奪人心魄。
盤腿坐在榻上,連衣服都沒脫的秦會之睜開眼睛,悉心去聽這風嘯,不知為何,卻居然聽得入了神,想到了無數奇奇怪怪的事情。
又過了好一陣子,風聲漸小,營地裡似乎也沒了其他動靜,秦檜才嘆了口氣,準備直接就這般和衣而睡。
但也就是此時,忽然間,一絲不易察覺的呼喊聲自東面傳來……好似野獸嚎叫,又好似風聲捲過什麼空隙,也有些像是人聲。
聞得聲音,只是一瞬而已,秦檜便翻身坐起。
然而,那聲音只是一閃,便消失不見,接下來還是微微風動,安靜如初。
秦會之嘆了口氣,繼而苦笑起來,只覺得自己小心過了頭,或許那日魏王賜下二十個甲士只是嫌棄自己故意在朝中裝慫,不給他做事,以此來警告和監視自己,並不是自己想的那般……一念至此,這位秦相公直接翻身倒下,繼而閉目入睡。
然後,他就被忽然爆發的喊殺聲給驚的掉下了簡易木榻!
喊殺聲自正東面而來,和衣而睡的秦會之既然翻落地上,卻是匆匆拎起原本就放在帳門旁的一雙靴子直接赤腳跑出帳來,然後只是一回頭便看到東面火光琳琳,還有人高聲呼喊不斷……有人在喊為都元帥報仇,有人在喊清君側殺兀朮,還有人在喊大契丹萬歲,甚至有人在喊趙官家座下什麼什麼統制官領著什麼什麼山全夥在此……卻不知道是不是看了《水滸傳》?
喊得很是熱鬧,亂起了的營地更熱鬧,但秦檜只側耳聽了幾聲,將靴子套上後便直接轉身迎上那二十個同樣倉促起來的甲士:
“諸位!魏王使你們過來,就是為了今日事,速速帶我過河去西面!”
這群甲士有個首領,聞言先是一怔,繼而直接蹙眉:“不用去見國主與魏王?”
秦檜終於氣急:“足下若知道國主與魏王到底在哪裡,帶我去也行!”
甲士首領看了看挨著燈火通明的國主大帳,心中愈發不明所以,但事先魏王有囑咐,卻也不再耽擱,而是直接推開這個漢人大官的侍從僕人,護著這個漢人大官直接往西而去。
秦檜沒有理會自家僕從,反而主動指點浮橋位置,催促甲士速速趕過去。
待來到浮橋前,果然有嚴肅整備的甲士等候,將秦檜一行人接過去,復又讓甲士與隨從留在東岸抗敵,然後才引著秦會之孤身一人向小河西側某個不起眼的小坡而去。
小坡上沒點太多火,但秦會之天生眼尖,遠遠便看到了披著披風的大金國主和全副甲冑的魏王,二人正立在坡上,觀看對面營地中的亂象……只是看不到二人表情。
秦檜收拾心情,便要過去問安,卻不料臨到坡下,直接被甲士帶到了一地,儼然是不許他輕易上前打擾……這倒無妨,可讓秦會之感到無語的是,在暗淡的光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