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及四太子心腹身份,看到烏林答氏的旗幟在前面,不作出這種行動,反而顯得不合理了。
但是,與烏林答泰欲怒氣勃發、鄭修年戰戰兢兢不同,其餘幾人,也就是秦檜、洪涯、韓昉、烏林答贊謨四人回過神來後,卻又面面相覷起來。
無他,溫敦思忠不應該在燕京的——他已經外放河中府足足一年了。
這種人此時回燕京,怕是朝中要有事的!
但是,大庭廣眾之下,更兼眾人立場並不盡同,也不好交流,只能壓下種種驚疑,強作笑顏,然後按時抵達了尚書檯。
而到了此處,只見尚書檯內外早已經人山人海,儀仗、甲士、旗幟密密麻麻,燕京權貴們更是隨處可見。
當然了,秦會之一行人根本不必在外面等,乃是一起棄了護衛,進入尚書檯,卻是直接進入尚書檯主殿,拜謁了國主與三位執政大王中的兩位。
隨即,晉王領都省首相完顏訛裡朵、魏王領樞相完顏兀朮便一起請同樣一身戎裝的國主出殿。
叔侄三人來到殿外,直接就在殿外空地上上馬,然後都省副相完顏希尹、樞密院副使秦檜以及完顏銀術可、完顏撻懶、完顏烏野、完顏蒲家奴、烏林答贊謨、烏林答泰欲、韓昉、洪涯……等等等等女真權貴、中樞高階官員,乃至於鄭修年這一類中級文武官員,也各自上馬簇擁起三人,其中國主稍微在前,兩位大王落後半個馬身,就一起出了尚書檯。
來到外面,更有候在此處的各族頭人、燕京權貴、各級軍官拔刀亮刃,歡呼雀躍。
到最後,在御前合扎猛安的帶領下,卻是漸漸整齊起來,先是一起高呼,願國主能活一百二十歲,再呼願晉王殿下與魏王殿下受到庇佑,將永遠不會受傷。
折騰了一陣子,兩個合扎猛安開道,各家各族各帶武士相從,紛紛然沿著燕京城內的主幹道,一路北走,出了燕京城。
然後,城外等著的後勤隊伍,也適時跟上。而此時烏林答泰欲也早早脫出隊伍,繞行城西,帶著早就準備好的五個猛安一起追上御駕,隨行北上。
原來,昔日少年國主正是初秋生日,而這個生日一過,便已經虛歲十五了,而既然到了十五歲,那作為以武立國的大金皇帝,總要展示一些武勇的。
而今日,眾人這般折騰,正是要隨這位大金皇帝第一次出行首都,進行秋狩。
為了確保這次秋狩的順利,對這個國主有一半撫育之恩的遼王、太師領公相完顏斡本,早早便率領剩下兩個合扎猛安先行出關進行準備了。
所謂晉王領都省首相完顏訛裡朵也在出城十里後便直接折返。
最後,便由魏王完顏兀朮輔佐著國主,率領龐大的秋狩隊伍,一路向北而行——他們此次秋狩目的地的第一站,並非是東北面的大金國舊都會寧府,或者遼陽府,而是遼國舊都,俗稱上京的臨潢府首府。
也就是耶律大石的家鄉了。
其實,此舉倒算是某種題中應有之義……昔日遼國皇帝為了國家穩定不停去慰問女真頭人,今日女真皇帝為了國家穩定當然也要去慰問一下契丹頭人。
禮尚往來嘛。
尤其是眼下,考慮到臨潢府西面的蒙古人日益活躍與壯大,更是考慮到南面趙官家的強勢外交包圍聯盟政策,此時往此處去,應該會極大震懾東蒙古王合不勒以及臨潢府契丹諸部,還有那些夾在合不勒麾下東蒙古聯盟與臨潢府之間的牆頭草才對。
秋高氣爽,女真甲騎威名尚在,軍紀尚存,再加上這是國主十五歲之齡第一次戎裝臨軍,政治意義極大,所以北行途中,倒沒幾個人敢鬧出事端來。
於是不過數日,御駕便平安抵達塞外要地興華一帶(今承德一帶),並駐紮到了灤河畔。
當日晚間,魏王完顏兀朮主持了一次‘御前軍議’,那是決定放棄走東北面大定府,直接順著灤河上游的空曠地帶,向臨潢府進發……理由有三:
一來,避免這麼龐大的隊伍進入繁華地帶擾民,尤其是侵擾秋收;
二來,灤河上游的空曠地帶適宜行軍,也適宜圍獵;
三來,靠著西邊走,更容易震懾蒙古人,快速抵達臨潢府則更容易震懾契丹人。
魏王殿下說的頭頭是道,誰敢反對?
自然是齊齊透過。
須知道,完顏兀朮自從去年狼狽自西京撤回後,端是有不少塞外老派權貴打著部落民主的旗號趁機攻訐這位魏王殿下的……但是,誰也沒想到,非但是向來屬於完顏三兄弟嫡系的東路軍諸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