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位官家窮極無聊之下,忽然便想起了自己似乎已經拖更很久了,然後居然開始憑河碼字。
“臣冒昧……但為何不是《水滸傳》?”
二月最後一日的黃河畔,春風拂動人心,傍晚時分,自景城出來接駕的胡寅於河堤上接過了趙官家從座前几案上遞來的文稿,只是一看,便有些奇怪。“《西遊降魔雜記》也可啊?”
“《水滸傳》、《西遊降魔雜記》與朕何干?”趙玖言之鑿鑿。“隨手寫的短篇,胡尚書是有學問的,何妨看看?”
胡寅強忍著某種衝動蹙眉認真去看,而一看之下,卻也不知道從何處吐槽,唯獨看到最後,終於感慨起來,大約懂得了趙官家的意思。
原來,這個短篇喚做《玉觀音》,乃是近來流行的小說文體,所謂上面接著唐傳奇,下面學著某位官家拒不承認的《水滸傳》、《西遊降魔雜記》那種白話文字,現實中附和著如今越來越興盛和複雜的雜劇表演來的那種。
如今,東京城的太學生就喜歡寫這種本子,尋和尚和道士們換零花。
劇情嘛,也很通俗。
無外乎是一個裝裱匠家庭出身的小女家,生的聰明伶俐、美貌異常,但因家貧,老早便被賣給了長安某位王爺當使女。
這也算是標準的流行開局了。
可誰知道這官家居然來了個反套路,接下來寫道,那王爺是個粗俗豪氣的,只因小女家做事妥當乾淨,恰好府中又有個玉匠手藝好、人老實,便要賜婚。誰想,那小女家天生倔強,一心想求個好婚姻,只因一開始不知道玉匠人品到底如何,再加上有個王爺麾下親軍頭子看上小女家,中間作梗,汙衊玉匠,所以小女家居然死活不願,而王爺也乾脆棄了此事,懶得過問。
然而,後來日漸相處,小女家這才一日日發現玉匠不光真有手藝、而且性情好、容貌端正、為人老實,正是自家想求的那種好婚姻,於是終究又繞回來了,來了個日久生情,而玉匠也用玉料邊角做了個玉觀音,以作定情,準備私奔。
結果此事又被那王府親軍頭子發現,妒心發作,直接告到王爺那裡。
王爺聞得自己賜婚被拒後,二人居然又私自定情,準備私奔,自以為被剝了面子,一時勃然大怒,當場拿下之後,先將玉匠發配,再將小女家杖責而死,埋入長安王府後宮。
然而,一別數載,王爺日漸年長,脾氣漸收,復又想起當年事來,心中漸漸懊悔,便著排軍去尋玉匠,準備稍作補償,結果排軍尋著公文去找,只在黃河邊的一個小鎮子上驚愕發現了小女家與玉匠二人,且此二人居然已經成婚,並在鎮中開了一家店。
排軍驚惶失措,回報王爺,王爺只以為鬧了鬼,親自去看,果然如此,卻居然不敢上前,失魂落魄之下轉回王府,讓人挖開埋葬當日小女家的地方,果然無屍骨,只見到一枚被打碎的玉觀音。
平心而論,這故事,劇情還算不錯,放在市面上的流行小說中也屬於上乘了,尤其是四個角色的性格對比,十分鮮明……小女家倔強美貌;玉匠老實本分;親兵頭子嘴碎心窄;王爺性烈如火,視人命婚姻皆為草芥。
但這些都不是讓胡尚書失聲的緣故,說句不好聽的,胡尚書見得事情多了,這算個什麼啊?之前為了穩定後方人心,一力北伐,趙相公家的公子都被他拆了婚姻,強做了媒……真正讓胡寅無言的是,這個王爺一開始在長安的封號是延安郡王,後來悔改時乾脆是軍功升了秦王。
再考慮到韓良臣平素對下屬的強勢粗暴作風,以及他之前那種五毒俱全的經歷,幾乎可以直接說這個什麼王爺就是韓世忠了。
“官家用心良苦。”半晌之後,只以為這事真是韓世忠在長安切實做下的胡寅方才出言喟嘆。“這是生怕秦王將來不能保全……”
“這不是胡尚書提醒的嗎?”趙玖不以為意道。“朕都想好了,要寫就寫一個系列,十八王一人一個,按照他們性格寫……韓世忠是暴躁強勢、張俊就是貪財無度、張榮是放縱老兄弟……楊沂中都有,乃是過於重視家門名譽……反正最後都要落到一個無噁心而成惡事,只是一個念頭、一個疏忽、一個性情暴露,便差不多使百姓、平民家破人亡,弄出人寰慘劇。”
“自古以來權貴為惡正在於此,官家又想警醒臣下,當然無妨。”胡寅看了下一臉茫然加惶恐的楊沂中,認真再問。“但岳飛怎麼寫,岳飛也做過這類事?”
“過於苛素家人、後輩,結果釀成人倫慘禍?”坐在几案後面的趙玖若有所思。“總不能其他十七個人都寫了,就他不寫吧?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