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合集結。

然後在戰事最焦灼的情況下,集中精銳重甲,進行統一夾擊。

考慮到路程,考慮到士卒有必要在安全區域內休整後再行攻擊,東面戰事應該會在下午,或者會等到下午偏後的時間才會開啟。

甚至都不排除夜間大戰的可能。

而眼下,西面主要戰線都沒開戰呢,王伯龍便帶部隊迫不及待的過來了,豈不是相當於捏著鼻子提醒宋軍,別忘了防備最薄弱的東線?

再加上此人素來驕橫,仗著自己算是嫡系不聽高景山招呼,還有阿骨打起兵初期,遼東漢人、渤海人這層隱性對立傳統,也難怪高慶裔會直接罵一句‘王八蛋’了!

不過,也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因為很快,西線這邊,金軍在稍作整備後,便發動了潮水一般的攻勢。

這一次,金軍只逼迫籤軍發動了兩次突擊而已。

兩次之後,上午剛剛過半,籤軍便撤走……這一次,他們真的只是來消耗弩矢與炮石的……隨即,所謂萬戶內的補充兵,也就是漢兒軍為主,但如今已經不止是漢軍的成建制步兵,開始大舉出擊。

這些步卒,當然沒可能像那些猛安謀克一樣裝備精良、戰鬥技巧嫻熟、待遇優良,但作為成建制的作戰部隊,也是這些年金國在兩河、燕雲大舉漢化統治的基本產物,他們依然獲得了該有的裝備與待遇。

士卒的披甲率達到了六成以上,普遍性按照建制配發了勁弩、戰斧……這是針對宋軍披甲部隊的配置……當然,更主要的還是中世紀戰場根本無法缺少的長槍與刀盾手。

而這種部隊,金軍一口氣投入了三萬到四萬之眾。

之所以數字會發生如此大的偏差,是因為熱氣球上的宋軍來不及清點估計妥當,這些戰兵便以遠超籤軍不知多少倍的軍事素養直接衝到了宋軍陣地跟前,繼而使雙方直接陷入到了近距離作戰中……經過之前的戰鬥,這些補充兵非常清楚,光滑卻又坑窪,寬闊而又集束的河道冰面才是宋軍投射力量的主要打擊區域,而跟籤軍不同,他們留在這裡,絕不會得到優容,只會遭遇最猛烈的打擊,所以必須要儘快進入混戰。

不過,宋軍沿著大堤佈置了大量的弩車、炮車之餘,同樣在大堤的內坡上建立了柵欄,並在弩車的正前方削陡了坡度,佈置了足夠的一線部隊。

金軍陣營中的補充兵們一擁而上,卻在大堤的頂線上遭遇到了頑強阻擊,不得不以仰攻的姿態承受宋軍勁弩的大量殺傷。

而且很快,宋軍的八牛弩車便透過一種最簡單和直接的方法——也就是用木料墊起後腳以壓低射界的法子,迅速終結了這次突擊。

宋軍是故意的,他們之前三日,寧可坐視兩架珍貴的八牛弩被焚燬,也沒有使用這個簡單到匪夷所思,效果也匪夷所思的戰術。

如果說女真人的重箭箭頭宛如匕首,那八牛弩的弩矢就宛如大號的標槍,三矢連發,在最近距離內如串血葫蘆一般順著大堤的坡度輕鬆串起數人,然後狠狠的將屍體釘在大堤下方的凍土或者乾脆是厚冰上。

什麼甲冑,什麼盾牌,什麼精湛的武藝與無畏的勇氣全都宛如紙糊的一般。

坦誠說,區區幾十架八牛弩,這種降低射界後的真實殺傷,對於金軍龐大的戰鬥叢集而言無疑是九牛一毛,但它計程車氣殺傷性太大了,比之前尚未解凍時從河上射出的那種殺傷來的還要過分,因為太近了!

僅僅是兩三輪射擊,這些金軍補充兵的攻勢就被瓦解,潰兵便如潮水般逃回了河道上,他們寧可在下方舉著盾牌挨那些弩矢,也不願意在最近距離看到自己的戰友們串成串,然後擔驚受怕,想象著自己也成那個鬼樣子。

哪怕這其中富有經驗的戰士和指揮官心知肚明,眼下這種被動挨打的狀態下,傷亡率更大,因為弩矢是密集而連續的,而且很可能會有炮車的覆蓋性打擊。

但反正就是不敢衝了。

不過,金軍指揮官也不是愚蠢和固執的,在炮車開啟轟擊之前,他們便迅速調整戰略,乃是將部隊召回,將部隊按照建制分隊、分組,避開那些八牛弩的直接掃射範圍,分波次在更小的區間裡去突擊和作戰。

調整立竿見影,宋軍在一個月內是不可能做到將八牛弩佈置到封鎖十幾裡戰線的,避開了這幾十架八牛弩直接打擊區間的金軍補充兵雖然依然需要仰攻,但最起碼不會產生士氣瞬間破敗這種大崩潰。

而且,金軍並沒有讓這些補充兵徒勞送死,幾乎是立即的,在確定這種法子可行之後,部分女真重甲也正式加入到了突擊隊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顛沛三十載

顛沛三十載

一匹白熊
眾生皆苦,為何而活。生在亂世,吾知天命,但天命難從。看吾以劍動乾坤,創千古偉業,謀春秋大計。</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顛沛三十載》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顛沛三十載:</p>
仙俠 連載 3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