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連連頷首,卻又在小林學士名字上畫了個圈,並同時在範宗尹、劉子羽二人名下劃了橫線:

“京中這幾位資歷較淺、年紀較小的,若林學士不可為,其餘人也不可為。”

新科狀元與自家大舅子齊齊重重頷首。

“閭勍……”汪伯彥看到最後一個名字,剛念出來,便一時失笑,主動在名下去了一橫。“此時還沒到這份上,但是個趨勢。”

旁邊端坐二人,各自無聲。

“如此說來,便是朱尚書與林學士之間了?”汪憶輕聲詢問。

汪伯彥看著名單點了點頭。

而汪憶也是一時釋然:“二人足夠了,爹爹既然無心,便將二人都寫上去、送上去,讓官家自己挑便是。”

汪伯彥再度點了點頭,卻遲遲沒有動筆。

半晌之後,其人坦誠:“若是如此,官家何至於專門來問,還讓我們提名?若他屬意這二人,早該直接任用了。”

說到此處,在汪憶與趙伯藥的微微驚愕與震動之中,汪樞相居然將小林學士與朱勝非一併劃去,並重新尋一張紙,把李光、陳規、王庶三人重新寫上。

不僅僅如此,汪伯彥居然正色再問兩個小輩:“李中丞、陳尚最近可有哪位有所不妥?或是私下小節有虧,或是行事疏漏?”

趙伯藥一時欲言又止,但還是在岳父與大舅子的鼓勵眼神下張口說來:“相公,下官剛剛便想說,陳尚書最近遇到一樁案子。”

“……?”

“德安府人士,六一居士歐陽修文學嫡傳、前相公曾布女婿王銍,日前曾狀告陳尚籍四萬卷,昔日亂中被時為德安知府的陳尚書以避禍為由取走,至今不還,他實在是忍受不住,所以上告到了刑部……王庶王尚書初來,只是去函調解,結果陳尚俱在德安府、南陽府時流散了。”趙伯藥趕緊小心言道。“此事之前議論紛紛,只是因為王燮被殺一事做了攪擾,一時被壓了下去……人人皆知,是陳尚書奪了王家的四萬卷藏書。”

“兒子也知道此事。”汪憶也若有所思。“據說,私下陳規還曾喝罵,說王銍無能,四萬卷書在王家,不過吃灰罷了……京中議論,都說陳尚書是巧取豪奪,真真偷了四萬卷書,且器量不足。”

汪伯彥怔了許久,卻忽然嗤笑一聲:“讀書人的事,焉能說偷?而且,便是不足做個樞密副使,難道不能做個籤樞密事嗎?”

言罷,這位西府相公,直接開啟札子,小心在早已經寫好的薦文之上填上了明法科出身、做了賊的兵部尚書陳規。

寫完之後,汪相公一時釋然。

而此時,汪憶早已沉思,新科狀元卻在恍惚之中忍耐不住:“官家本意便是要相公與都省二位一起作保,推介陳尚書?”

“正是如此,但也不止如此。”汪伯彥扭頭相對自家女婿,捻鬚而嘆。“依官家如今威勢,真要提拔便也提拔了,如此轉了一圈,讓我們來提,卻不是一句愛惜羽毛可以解釋的。”

“請相公指教。”趙伯藥愈發懇切。

“老夫冒昧猜度,官家原本應該是猶豫於權邦彥權尚之間,而權尚書既然丁憂,那陳尚書便應該是定下了,並要專司東京防禦。”汪伯彥正色以對。“至於此番處置,乃是因為京中七八個月殊無戰事,人心思安,而官家怕我們一意講什麼成例、規矩,卻懈怠了軍事大局,所以著力繞了一圈提醒一番……要老夫說,官家這一病,三分病在陳尚書不做修養,倒有七分病在朝中舊俗泛起,忘記金人將至上面。石言(趙伯藥字)!”

“下官在。”趙伯藥悚然一驚。

“你此番去汝州,一定不要講什麼虛浮俗禮,萬事以抗金大局為先……若有一二不妥,還望你能學一學我那學生秦會之,做個有氣節之人!”汪伯彥重重提醒。“莫忘了,你是官家登基以來第一位欽點狀元,更是宗室出身!國仇家恨,皆在一念!”

趙伯藥嚴肅起身,鄭重一禮。

而幾乎是同一時間,都省宰相府中,書房內獨自端坐的呂好問呂相公看著身前畫了一圈又一圈的陳規二字,也是微微一嘆,繼而書寫起了舉薦札子。

第二日,八月十五中秋節,三位宰執各自上疏,以秋後金人或將南下,京中軍務繁雜、樞密院缺位為由,各自推薦人選守樞密院……都省宰相呂好問、樞密副使汪伯彥皆獨薦兵部尚書領開封府尹陳規,都省副相許景衡同薦翰林學士林景默、禮部尚書朱勝非、兵部尚書陳規。

尚在病中的官家從善如流,以眾意不可違,軍事嚴肅,直髮旨意,取陳規籤樞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升官記

大唐升官記

偉翰
關於大唐升官記: 寒雲,穿越成貞觀縣令,打造大唐最強縣,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四女主,文、武、貴、野,四條風格迥異的劇情線,意想不到的大結局。本文配角色形象圖,主角配角齊上場。
仙俠 連載 8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