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司令手裡現在只有2個常備師團和8個守備師團,戰略預備隊還停留在朝鮮的港口。而此時黃維的裝甲軍團已經開始在通遼補給完畢,準備按計劃東進。
日滿洲第二軍和日蒙古第一軍從北面對通遼的大漢軍隊發動了一次為期兩天的反突擊,突擊的主要目標是新開河南岸的大漢人的步兵師。攻擊是在沒有炮火支援下進行的,大漢帝國部隊的步兵和火炮很輕易地打退了他們的進攻,日偽軍損失慘重。
煙俊總司令看到四平、長春受到了威脅,有可能遭到大漢步兵師較近距離的包圍。但他並沒有意識到A集團軍是要對遼寧之敵進行遠距離的兩翼包圍,所以他下令把四平、長春的師團預備隊收縮到四平、長春,意圖利用堅城進行防禦,維持通往錦州、瀋陽的鐵路交通線。這樣一來,在四平和昌圖之間留下了一段真空地帶,使得A集團軍的裝甲部隊能夠輕而易舉地穿越了日軍沿著鐵路線佈下的薄弱防線。
日關東軍總司令部參謀部已經看出了在遼寧日軍的險境,並向煙俊總司令提出了應變意見。然而,這位日軍關東軍總司令卻一意孤行。
突如其來的慘敗使得他的自信心備受摧殘,他變得膽小多疑起來。他不敢親自去前線視察,又聽不進參謀人員的建議。他總是害怕大漢人豹式坦克的進攻,因而要把所有的部隊都集結起來,東條首相的訓令剛好給了他非常好的籍口。他本身是個有爵位的武士貴族,不像他的前任梅津,他很怕死,他的早年的軍旅生涯已使他變得渴望安逸而厭倦戰爭。
駐守遼寧的日軍就在蹉跎中把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掉了,錯過了突圍撤退的最好時機。
西元1935年8月中下旬,A集團軍的快速兵團透過四平、昌圖之間的真空地帶,開始攻打遼源,切斷了瀋陽到長春的鐵路線。B集團軍則是突破瀋陽和錦州之間的防禦,進佔海城,猶如一股洪流席捲遼東半島。
8月25日,黃維上將的快速兵團像是賽跑一樣,進到了通化以西20公里的地方。當天下午,戰時司令部命令陸傑飛的側翼兵團迅速北上與A集團軍的快速兵團在通化會合,完成對遼寧50萬日軍的戰略合圍。
然而,孫仲倫元帥和劉柏副總參謀長卻一直主張對長春之敵亦實施大縱深的包圍,把長春附近的15萬日軍守備部隊也一起包圍進去。這個主張遭到了方雲的反對。
“我有點擔心,”方雲說道,“裝甲部隊向北、向西冒進可能有失。朝鮮日軍的有近6個常備師團即將透過朝漢邊境,而且,包圍圈內的50萬日軍就要被裝進口袋,對這團日軍的突圍應該事先有所準備。”
至此,大漢帝國軍隊要圍殲錦州、瀋陽周邊所有日軍的意圖已暴露無遺。本來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日軍應該主動撤退,以免被圍。然而,不知何因,東條英機卻命令關東軍和滿洲軍不惜一切代價堅守陣地,不但原有守軍不得撤離,還將大批部隊從各地調到錦州、瀋陽戰地,此舉正中大漢帝國軍隊下懷。
8月29日,一看見日軍掉進陷阱,方雲立即抓住戰機。A、B集團軍接到戰時司令部命令,A集團軍必須進佔到撫松,同時後續部隊的步兵師要快速東進,封閉通遼、遼源和通化之間的包圍圈的缺口。B集團側翼兵團封閉朝鮮連線遼寧的陸上要點,同時把大部分兵力開始向西調進。
這樣,遼寧地區的50多萬日軍部隊已經是差不多被全部圍住。東條首相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他扣壓了松井石根大將要求全面撤退的報告。然而,事態的發展卻使得這位首相不得不於9月1日下達了全面撤退的命令。此刻,能給日軍錦州、瀋陽日軍提供撤退的只有一條50公里寬的走廊,並且這條走廊還不斷遭到飛機轟炸和炮火轟擊。
9月2日,A集團軍司令部用電報向戰時司令部提出,是否可以提前攻擊四平,徹底切斷日軍撤退路線。方雲給A集團軍覆電說:“你們覺得何時發起攻擊四平有利,即可動手,不受任何約束。”
四平城日偽軍雖然兵力單薄,士氣低落,但是城牆高,工事堅固,炮兵火力多,共計有各類火炮300多門,是吉林南部重鎮。但是,日軍火炮多,我軍火炮更多。投入攻打四平的有兩個炮兵師,各類重型火炮達到了1100門,其中還包括一個155MM牽引重炮團。第五炮兵師的錢千里少將兼任四平前線司令部炮兵司令,統一指揮四平前線司令部的直屬機動炮群和第五、第六炮兵師炮兵群。各師炮兵則是組成支援炮兵群,直接支援步兵作戰。
炮兵司令部還派出觀察組,有計劃地對四平進行敵情與地形偵察和測地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