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唐半偈道:“陳玄奘法師臨壇封經,萬目所見,豈是荒唐?”點石道:“我聞陳玄奘法師已坐化法門寺久矣,尚有佛骨、佛牙在塔中可據,如何又臨壇封經?臨壇封經,不過妖僧幻術耳!老師不可深信。去還歷千山萬水,莫若回朝,將貧僧之言奏知天子,重興講解,自然國祚綿長,萬民康泰。”唐半偈笑道:“正謂妖為妖,妖即謂正為妖,理固然也。此真經之必求真解也。不然,口舌是非何所底止?小僧奉王命求解,惟有西行,不知其他。”就起身告辭。點石道:“遠行無急步。此去靈山,路程遙遠,老師忙也不在一時。既蒙降臨,豈可無一齋之敬?”唐半偈道:“早齋已在令徒孫寶齋擾過,況有小徒在二山門控馬立待。”點石道:“既有令高徒在外,何不請進來一同用齋?”因分付侍者去請。小行者聽見請他,就將馬拴在二山門樹上。行李、木棒隨身挑了入來,竟向客堂放下。唐半偈命參見點石。小行者不知怎生參見,只朝著點石唱了一個喏,就在旁邊椅子上坐下。
那點石將小行著細細一看,忽想起那日講經時,封經的正是這等一個毛臉雷公嘴。因暗想道:“原來封經一案,就是這和尚弄的幻術!今既相逢識破,如何放得他過!”一面擺設盛齋款待他師徒二人;一面就齊集了二、三千徒子法孫,只候他師徒齋罷,遂一齊湧入法堂來見唐半偈,要求他開經。人多語亂,唐半偈一時聽不明白,因問點石道:“眾位高徒要開什麼經?”點石道:“不瞞老師說,小僧這地方,雖還是唐朝河州衛地界,卻不奉朝命,今已屬西番哈泌國管了。這地方官宦軍民皆信心奉佛,最喜聽講經。我法座下三、四千弟子皆以講經為業,不意老師忽創新意,要求真解,顯神通將天下經文封了。但老師封經求解,不過為唐朝起見。我這哈泌國卻不在唐朝數內,為何也一例封了,絕我教衣食之計?故眾子孫特求老師開恩,揭去封皮,使他們得照常講解,便兩不相礙;若老師執意不肯,恐他眾人也不肯甘休。”唐半偈聽了著驚道:“封經乃我佛如來之事,與貧增何干?貧僧安能擅揭!”點石道:“老師不要隱情了。那日封經時,小僧親眼見這位令高徒手執封皮來封的。怎麼與老師無干?”小行者聽見,笑說道:“再認認看,是我不是我?不要錯認了人。”點石道:“不錯,不錯!這個毛臉雷公嘴切切記得。”小行者笑道:“毛臉雷公嘴雖然記得不差,只怕老少也略差些!”點石又將小行者看了一眼道:“前日封經的果象老些。”小行者笑道:“卻原來!實對你說吧,前日封經的乃是我成佛的家祖孫大聖,怎麼就賴我?”點石道:“祖孫總是一般,只開了吧!”唐半偈接說道:“莫說不是小徒,就是小徒,亦不過奉我佛之命。我佛封經,你一個佛門弟子怎敢要強開?”點石道:“我佛既造經流傳天下,豈有個又封之理!此不過妖僧弄幻術耳。”唐半偈大怒道:“我佛三藏真經乃靈文至寶,何妖僧幻術之敢擅封?指佛為妖,真佛門之妖也!”點石聽見說他是妖,不覺滿臉通紅,也發怒道:“我若為妖,天下無不妖之佛矣。”眾僧見點石發怒,便一齊嚷將起來道:“封經開經,姑置勿論,且先辨明瞭哪個是妖?”一面說,一面只管湧將上來。
唐半偈心雖不動,卻看見湧得人多,又七嘴八舌,也覺沒法。小行者看見師父著急,欲要動粗,又見都是些凡僧,料禁當不起。忽見行李中那條木棒躍躍欲動,琅琅有聲。因想起道:“此物慾顯靈也!”因取出,雙手奉與唐半偈道:“視父,邪魔外道甚盛,請試試佛寶如何?”唐半偈看見,豁然大悟。因接在手,指著點石與眾僧大喝一聲道:“眾野狐休得無禮!將謂我佛法不靈乎?”唐半偈這一喝,聲氣也不甚高,不知怎麼,就象雷鳴一般,直若驚天動地。那條木棒,雖不離唐半偈手中,早已在點石與那眾僧頭上,各各打了一下,嚇得點石與眾僧一時妄心盡息,邪念全消,滿口伶牙俐齒,寂然不敢再辯一字,俱痴痴呆呆拜伏於地道:“請受老師教誨。”唐半偈看見棒喝有靈,眾僧皈命,滿心歡喜。因扶起點石道:“一念貪嗔,即屬邪魔外道;寸心悔過,便成賢衲高僧。老僧有何教誨?只要大眾回頭努力,收拾繁華,歸於清淨耳。”點石定了性,請問道:“老師一味清淨,則瞻禮焚修俱可廢矣!”唐半偈道:“瞻禮焚修何可廢?只有存此心為朝廷惜體,為天下惜財,為大眾惜福,便清淨矣!不然則我佛立教,非度世而禍世矣!”點石又道:“瞻禮焚修既不必廢,則講經獨可廢乎?”唐半偈道:“講經何可廢?不得其解而講則可廢。”點石無語。眾僧因請道:“老師高論,自是佛門正旨,然大眾數千人,若不講經,衣食何來?”唐半偈道:“施於無意,飽食為安,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