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現役的主教練裡面,還有一個人就不得不提到,那就是馬塞洛o貝爾薩,前智利國家隊主教練,雖然他的執教成績並不理想,但是他一輩子都在拼命的想要將瘋狂的壓迫逼搶和華麗流暢的攻勢足球融為一體,而且他也在為此而努力嘗試著。
貝爾薩曾經說過一句話,“梅諾蒂時代崇尚大局上的創造力,而比拉爾多則是小心翼翼的關注著每一個細節,而我的理念是走第三條路,在追逐大局上的創造力的同時,小心翼翼的關注著每一個細節。”
對於自己的執教成績不理想,貝爾薩也給出了反駁,他表示如果球員能夠按照他的戰術佈置去執行的話,每一場比賽都能贏,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球員缺乏持續穩定的發揮,甚至有的時候一場比賽裡起伏就很大。
貝爾薩的理念也是一種融合
而過去這麼多年,很多人都說貝爾薩很固執,始終堅持自己的執著,但卻不曾看到過,他的執教理念已經變了,他變得更講究變化,更注重效率,而不是再像過去那樣,一味的強調侵略性,一味的貪圖將對手長時間壓制。
事實上,貝爾薩就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過,相對於瓜迪奧拉的巴塞羅那,他更喜歡葉秋的托特納姆熱刺,哪怕前者很多元素很符合他的口味,他認為巴塞羅那那種長時間控球來壓制對手的理念跟他早些年的時候一樣,缺乏永續性,因為球員不是機器。
反倒是葉秋那種強調技術,強調變化,強調效率的攻勢足球,讓他覺得很有意思,但他在執教智利國家隊的時候就曾經批評過,認為托特納姆熱刺在取得很多成功和輝煌之後,失去了一股銳氣,這展現在球場上,托特納姆熱刺缺乏衝擊力。
“加雷斯o貝爾的出現,確實讓所有人都眼前一亮,但他的技術以及處理球都跟托特納姆熱刺的整體追求有所偏離,所以他被葉秋送去皇家馬德里,有一定的原因,但也很讓人感到惋惜和遺憾,因為後者的衝擊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很明顯,在貝爾薩看來,足球戰術已經不僅僅只是進攻和防守,也不僅僅只是高強度的壓迫和流暢的控球,更多的是一種融合。
神鬼莫測的節奏變化,高速簡潔的傳球下保持著穩定的成功率和精妙的配合,同時體現出高水平的創造力,球員在高速的攻防當中,完成出色的跑位和補位,進而達到壓迫和進攻的目的,這就是他所想要的追求。
可以說,這是一種對前人戰術理念的一種融合。
對於貝爾薩在10年南非世界盃上所傾力打造的智利隊,幾乎全世界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因為那一群聚集著來自歐洲四大聯賽的中下游球隊,或者是二流聯賽的聲名不顯的球員組成的智利隊,卻打出了南非世界盃賽場上最華麗的攻勢足球,貝爾薩也因此再度成為了全世界球迷所矚目的焦點。
原因很簡單,執教豪門球隊,帶領一群出類拔萃的頂尖球員打出酣暢淋漓的攻勢足球,這不算是多了不起的本事,但率領一支聲名不顯的球隊,打出令到所有人都折服的充滿藝術和魅力的攻勢足球,這就是本事。
這裡還必須要提到一個很多球迷都會存在著的誤區,那就是技術。
正如米歇爾斯和克魯伊夫所推崇的,他們認為技術不需要培養,戰術意識才是關鍵,這不是說他們輕視技術,而是他們認為,技術是可以透過反覆不停的訓練來獲得提升的,所以他們所謂的把球扔給他,他自己就會了的言論,就是這個道理。
古弗仁的科化訓練則是強調細膩的腳下技術是可以靠後天的訓練來培養的,主要是透過培養出球感來提升球員的腳下技術。
當然,乍一看,好像兩者之間截然不同,完全對立,可實際上他們都在闡述一個觀點,那就是球員的技術是否細膩,跟他的訓練有很大的關係。
正如很多人都會覺得,加圖索的職業生涯後期怎麼好像走技術流派了?
又或者會覺得,傑拉德、蘭帕德、斯科爾斯、維埃拉等等,有很多球員到了某一段時期,他們的腳下技術好像突然間變好了,可以前怎麼就沒有這種感覺呢?
再好像克里斯蒂亞諾o羅納爾多,所有人都會驚訝說,他剛剛登陸英超的時候技術很細膩,很好啊,簡直就跟雜耍一樣,可現在看起來好像技術很實用,但卻給人一種很粗糙,完全是靠強橫的身體來踢球的那種感覺,怎麼回事?
這些都跟球員的訓練,以及對自身的定位有關係。
加圖索、傑拉德、蘭帕德、斯科爾斯等人年輕的時候生龍活虎,他們完全可以靠著身體去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