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發制人轉變成先發制人,這樣的轉變本身就牽涉到很多很多的方面。
拜仁慕尼黑從克林斯曼開始,就是下意識的在尋找這種打法上的轉變,到後來範加爾時期終於打造出了一個無比紮實的基礎,但範加爾這個人個性太偏激,跟球員關係不夠融洽,很難變通,使得他跟球員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矛盾。
正如葉秋所說,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個妥協的過程,當這種矛盾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拜仁慕尼黑管理層覺得矛盾已經嚴重阻礙了拜仁慕尼黑的發展時,範加爾就自然而然的下課。
海因克斯很清楚自己的斤兩,防守他可以做得不錯,但進攻方面他能夠給出的方法不多,甚至在整體戰術打法上,他也基本上延續了範加爾時期的一些思路,他給拜仁慕尼黑帶來的最大的變化就是在更衣室掌控和球員的管理方面。
其實,如今的拜仁慕尼黑比當初範加爾時期是退步的,尤其是在控球和傳接球體系上。
還記得,當年貝肯鮑爾曾經重點點評了三支球隊,範加爾的拜仁慕尼黑、葉秋的托特納姆熱刺和瓜迪奧拉的巴塞羅那,他認為這三支球隊在打法上都很無解,所有球隊遇到他們只能幹一件事,死守。
是死守,而不是瘋狂逼搶,原因很簡單,他們不害怕瘋狂逼搶。
托特納姆熱刺遇到全場逼搶的應對方式一直都非常清晰,那就是陣型最大限度拉開。
很多人會覺得,這很正常,人家逼搶你肯定拉開,但要知道一點,拉開陣型後雖然可以避開逼搶,削弱逼搶所帶來的威脅,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球員距離大了,對傳球的要求就更高了,因為現在職業球員最有把握的精準傳球距離是十米,有些甚至還不到十米。
可托特納姆熱刺面對那不勒斯,面對ac米蘭,面對巴塞羅那,他們就敢於把距離拉開到十五米甚至以上,在這樣的距離裡還能夠保持如此精準而又快速的一腳傳球,如此高的傳球成功率,這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這才是外界對葉秋最稱道的核心元素之一。
看看現在拜仁慕尼黑球員的疲於奔命吧,他們就是採取逼搶來應付託特納姆熱刺,但北倫敦球隊就直接把陣型拉開,用他們的精準快速傳球來調動你的逼搶,看到底是你跑得快,還是他們傳得快,你消耗的是體能,而他們消耗的是腳力,能比嗎?
專業教練領域對葉秋另外一個稱道的地方就在於他對球隊戰術的那一份剖析和理解。
托特納姆熱刺的防守是典型的收,前後夾擊,左右夾擊,都是收,但他們的進攻卻是放,積極主導兩條邊路進攻,大範圍的斜傳跟橫傳轉移,透過合理有序的無球跑動來形成複雜傳接球配合體系,使得球隊可以在比賽中先發制人,佔據優勢。
如果仔細去看托特納姆熱刺的比賽,你就會發現,他們節奏很快,傳接球很流暢,進攻非常犀利,很有侵略性和衝擊力,使得整個場面非常好看,賞心悅目,深受球迷喜歡。
但讓托特納姆熱刺做到這種場面的原因是他們出類拔萃的跑動能力,他們是歐洲場均跑動距離最高的球隊,但他們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出色的傳接球以及球隊所有人都在奔跑和移動,團隊的整體性奔跑和移動,能夠讓球員在比賽中進行更多的勻速狀態下的跑動,而不是那種大量的來回衝刺折返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拉姆塞和比達爾,這兩名球員賽季初經常跑到嘔吐,但現在所有人都發現,似乎很少看到他們吐了,原因不是他們跑動距離下降了,而是他們跑得更加聰明瞭,也跟著球隊學會了進行大量的勻速移動,而不是來回衝刺折返跑。
還有一點,托特納姆熱刺的傳球距離很長,精準度在十五米以上,但他們卻並不迷戀於這種長距離傳球,他們更多的是根據場面需要,根據比賽需要,短傳、中距離傳球和長傳都隨機組合,甚至連陣型到底是要收還是要放,他們也都根據比賽需要來調整。
這一點也是葉秋比範加爾更加聰明的地方,範加爾一味的追求快,一味的追求戰術寬度和開放式進攻,使得他在缺乏合適球員的情況下,球隊的成績受到了影響。
試想一下,當你把陣型拉開之後,卻出現過多的傳接球失誤,代價是什麼?
對方有力的反擊次數就多,攻破你球門的機會也就多了,後防線危險加大後,中前場的組織和進攻也自然而然跟著失效,這是一種鏈帶作用。
現代的足球已經分不清楚到底是前鋒、中場和後衛了,因為他們是一體的,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影響到的都是全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