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場比賽肯定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推卸給安切洛蒂,因為這是他第一次面對葉秋重組之後的這一支托特納姆熱刺,也是他接掌紐卡斯爾後的第一場比賽,因此沿用雷德克納普時期的穩定戰術框架,這是情有可原的。
而且上個賽季在聖詹姆斯公園球場,以伊布拉希莫維奇為核心的戰術,確實是很好的遏制了托特納姆熱刺,但從這一場比賽的表現過程來看,這明顯已經失去效果了。
正如克魯伊夫所說的,托特納姆熱刺現在最出色的不在於他們擁有最出類拔萃的戰術體系,而在於他們非常善於學習和改進,同時他們的戰術適應能力非常強,可以保證他們在面對不同戰術風格的球隊,都能夠遊刃有餘。
這樣的球隊也不是沒有,例如世紀初的尤文圖斯和拜仁慕尼黑,或者是三冠王時期的曼聯。
托特納姆熱刺和他們像嗎?
答案是有些地方很像,但有些地方不像。
正如薩基所說,強大的球隊一定是攻守平衡的球隊,而縱觀這幾支球隊,以及現在的托特納姆熱刺,毫無疑問都是攻守很平衡,甚至在進攻和防守都達到一種非常高水平的境界。
而不管是尤文圖斯、拜仁慕尼黑或者是曼聯,他們適應不同戰術的能力都非常非常出色,這就體現在他們技戰術的全面以及戰術手段的多樣性方面,而如今的托特納姆熱刺也是如此,甚至他們更往前走進了一步。
瓜迪奧拉曾經在義大利踢過球,他也曾經很深入的瞭解了過去足球戰術發展歷程,以及過去這些年足球戰術的變革,他很清楚,在過去以及現在,所有的強隊都不曾真正的將控球擺在戰術核心位置,哪怕是現在的托特納姆熱刺。
隨著過去幾年巴塞羅那的崛起,隨著巴塞羅那順利的依賴於高控球率,對進攻和防守完成了一體化整合後,很多球迷對足球的理解就徹底變得非控球不可,可實際上,控球從來都不曾在足球戰術裡面佔據過主導地位,這也是克魯伊夫不被其他強隊所重視的原因,因為他的理念太極端了,而且克魯伊夫也從來沒有實現過這種理念。
這並不是說球隊不重視控球,這是錯的,所有球隊都重視控球,但控球和無球跑動等一大堆因素一樣,都只不過是球隊贏得比賽,或者對於一些稍微有所追求的人來說,就是打出精彩比賽的一種,僅僅只是其中的一種手段而已。
瓜迪奧拉接掌巴塞羅那之後,受到了阿拉貢內斯的西班牙國家隊的影響,使得他開始意識到,對於西班牙這種盛產小快靈,身體對抗弱,但技術能力出色的球員的國家來說,控球無疑是一種非常適合的戰術風格。
正如克魯伊夫所說,當你控球到了極致,對手沒有球,你的球門就安全了。
這一點實際上跟多特蒙德的克洛普的意思理念是很像的,克洛普就覺得,只要我採取高強度壓迫逼搶戰術,我全場能夠不停的這樣跑,不停的逼搶和壓迫,讓你無法順利的倒腳和傳球,那你就別想組織起有效的進攻,那我就能夠利用你的失誤來進球。
兩種理念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巴塞羅那得能控得住球,多特蒙德得能跑得起來。
所以漸漸的,所有人都意識到了一些問題,例如打巴塞羅那,最好打掉他們在進攻半場的控球率,西甲豪門喜歡控,本方半場自己控去,控得越多,球門暴露得就越多。
打多特蒙德就是別跟他們較勁,用快速傳球溜著他們玩,七十分鐘之後體能下滑,咱們再收拾他們,看他們還怎麼繼續跑。
當然,戰術細節上要非常複雜,但核心就是這麼簡單。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你太極端了
極端戰術從來都只能算是特例,因為缺乏足夠的應變能力。
就好象很多人都說,瓜迪奧拉臨場指揮能力不夠,但作為本人,瓜迪奧拉卻很清楚,這不是他臨場指揮能力夠不夠的問題,而是他能不能夠做出應變。
巴塞羅那整個以控球為主,所有人都為控球服務,一環扣著一環,一旦球隊表現不佳,能夠拿下誰?拿下隨便一個都會導致控球效果大打折扣,這對巴塞羅那而言是致命傷。
當一支球隊只能夠在控球的情況下比賽,那你作為主教練,所能夠做到的一切就是不停的去堆砌更多的控球率,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贏球機率。
還有一點,巴塞羅那的適應性問題也很頭疼。
為了保證控球率,那你就得短傳,因為中長距離傳球越多,球隊控球率就越少,而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是要覆蓋相同面積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