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它宣傳的那些主張,都是圍繞“三民主義”來進行的。針對實際出現的很多問題,他們都委婉的提出批評,認為國家制定政策有利益人民,但是執行人卻陽奉陰違,殘害一方。建議削弱這些官員的權力,加強民眾對他們監督,徹底執行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
相比中國共產黨《新華日報》,這種輕微的職責根本算不上什麼。蔣介石對此毫不在意,他絲毫沒有發現,這些小的問題都是實際中全國都容易出現的問題,都很具有代表性,而報紙上提出的建議實際上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有效辦法。這是一種在“三民主義”大框架下對中國現行政策改良的最好辦法,報紙只是藉助這些事情來說明這些道理而已,為此他們可謂煞費苦心,可惜蔣介石絲毫沒有意思到這是李成坤藉助報紙對他的諍言……
蔣介石沒有意識到,然而另一個人卻敏銳的注意到了這裡暗藏的意味。當毛澤東拿到這些報紙的時候,陷入了沉思,當詢問了八路軍武漢辦事處的負責人事情的原委後,爽朗的笑了起來,“這個李成坤可是又白費力氣羅!要是蔣某人這麼容易就被人說服了,我們也不會和他打這麼多年!不過他們想到這種辦法來勸說,也是很下了番苦心,也付出了不少代價的。既要人容易接受,又不傷人感情說清楚道理,這個李成坤納……”
蔣介石在翻閱報紙的時候,陳誠來了,陳誠向他彙報了最近日軍的一系列動態,“據報,日軍精銳的部隊已經從上海附近撤軍,代替他們的是日本新組建的部隊,在各個出海口的日軍軍艦數量大為減少,不少航線都出現了兵力空虛導致無法封鎖。日軍只好在這些出海口佈置了大量的水雷來代替海軍和飛機的封鎖。英國再次也開放了滇緬公路,我們進口的物資已經開始從雲南開始轉運過來。”
這些日子蔣介石總是在不斷的預料中國的戰場的僵局如何來打破,如何才能更有效的爭取到民心的同時削弱各地的獨立的軍事力量。被迫的對日宣戰後不久就聽聞日本進攻東南亞的訊息,簡直讓他興奮不已。英國雖然在歐洲苦苦支撐,他的後面卻有強大的美國在撐腰,更何況英國在馬來亞遭受到攻擊後,首先打電話給羅斯福總統,接著就給自己發來電報,稱讚了中國人民在抵禦日本侵略方面努力……在蔣介石眼中,沒有什麼比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更為重要的事情了,這讓他感覺到對日本宣戰無疑是個英明的決策,接下來思考的應該是如何從中獲得更的利益。
他的眼睛中彷彿看到了源源不斷的美援透過滇緬公路運送過來,只要有足夠的物資,他相信自己就能夠發起一場反擊戰,收復上海。透過抗日整合起來的國內武裝也將掌握在自己手中,戰爭結束後,自己將不會再是名不副實的國家領袖了。唯一的遺憾是美國沒有能捲入進戰爭。在淞滬被打散的國軍,半年的艱苦戰鬥中消耗了庫存的大量彈藥,好在國民政府在德國顧問的建議下,已經實現了輕武器的自給自足,能夠自己生產槍支彈藥。但是由於物資的缺乏,不僅原料沒有保證,還因為製造環境的惡劣、原料缺乏,導致除了幾個稍大的兵工廠外,各地生產的槍支質量均十分差。
蔣介石沒有衡量一下手中的力量,發現自己的海軍和航空兵都幾乎已經損失了,炮兵損失了一部分,剩下了也極為缺乏彈藥。和李成坤的派遣的代表磋商中,國民政府同意動用政府黃金和美元來從李成坤的武器彈藥。做為補償,李成坤將免費贈送大量的糧食來平定糧價,解決戰亂帶來的饑荒問題。孫立人的部隊在淞滬會戰表現出來的戰鬥力給蔣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下定決心重組兩個軍六個師的精銳國軍,這次他絲毫不懼耗費軍費,海軍空軍的軍費都撥了過來,為了組建這支精銳的部隊,甚至動用了美國初期給予國民政府的二千五百萬美元的貸款。
“辭修,你來看看,他們到底是在幹什麼?”蔣介石走到掛在牆上的大型地圖上,上面紅藍交錯,初一看十分混亂,仔細觀看才能品位出真正的意義。陳城這段時間也在收集雙方的資料,卻發現他們除了瘋狂的備戰外,根本就沒有什麼動靜。最奇怪的是李成坤,明明是掌握了局勢,卻一再的錯失良機,讓敵人加強守備、集結兵力、囤積物資來死守。現在要進攻難度就要大得多了。
“李成坤這次佈置有些失誤……”善於察言觀色的陳城發現蔣介石臉上略微有些不以為然的表情,立刻意識到自己說錯了。他看著地圖上犬牙交錯的對陣形勢,為什麼李成坤要等這麼久不進攻呢,這樣除了增加他的傷亡還有什麼好處,頂多也就多消滅一點日軍而已……等等,陳城在這種壓力下,腦袋中突然靈光一閃,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