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各種記錄(上) (第1/2頁)
油炸大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些人說周星星人品不好,但卻沒見過他說誰人品不好,用一部電影就能把人笑的死去活來的人能壞到哪裡去呢?”
吳孟達也點頭:“星仔只對事,從來不會對人,他從小單親長大,不太會表達自己…”
沈林接著道:“早些年周星星最當紅的時候,只要報他主演,臺灣片商就會直接給錢,等於電影還沒拍呢,錢已經到手了,那這個時候大家覺得糊弄糊弄就過去了,周星星偏偏要求很高,那肯定就有人會不爽了!他還是主演,題材是喜劇,他肯定不能扮醜,那扮醜的任務就交給配角了,本身扮醜就是比較傷自尊的事情…”
廣木木海風很驚訝:“真的嗎?電影沒看,直接給錢?”
吳孟達:“真的,香港電影最蓬勃的時候,臺灣是我們最大的市場,一部戲可以兩千萬港幣買走的嘛。所以後期片商就開始點菜,這部電影:劉得華加誰我就給多少錢,有點像點菜…”
“那周星星最貴的時候,可以賣到多少?”
“我知道的《整蠱專家》那個電影,還沒開拍,就已經給了2800萬!”
“但那個電影是劉得華+周星星!”
“如果純喜劇的話,《濟公》臺灣片商好像開價3000萬…”
“但這個賠錢了!”
“對,《濟公》賠了1700萬,臺灣片商覺得不能再這麼漲下去了,設了一個天花板,說最高只能出道1700萬…”
這個屬於秘信,吳孟達接著道:“當時,香港片商以為臺灣的那些片商都是紙老虎,因為經過他們計算,如果沒有香港電影供應臺灣院線,臺灣片商的存貨只能支撐三個月,如果香港片商聯手不供片,臺灣市場三個月後就沒有片子可放了。但他們算錯了一點,那些臺灣院商聯合起來,向新聞局要求開放美國片,以前美國片在臺灣市場每一部只能進8個複製,後來你就是進來一百多個都行,一下就把整個港片市場衝崩了。”
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落幕跟臺灣市場丟失有很大關係,當然,最主要還是人才凋零和市場僵化…
好萊塢太強大,你拿什麼跟人家拼?
“沈總有沒有研究過港片黃金時代為什麼落幕了?”
沈林點頭:“肯定研究過…我的想法是時代變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裡,它是一個地區性的電影產業。它不只屬於香港,也屬於東亞和東南亞。七八十年代,香港電影擊敗了臺灣電影、日苯電影,而成為整個亞洲的商業電影的中心。這一切,隨著好萊塢攜冷戰勝利之勢的大舉來犯戛然而止。”
“冷戰結束後,好萊塢把目光投向全世界。當然包括亞洲。香港電影沒市場了…手工作坊最後輸給了大工業,很正常的結果!也是老美文化軟實力入侵的結果!”
幾個人愣了一下…
還真是,美國贏了冷戰後,開始騰出手輻射全世界…
好萊塢也是在91年之後開始全球佈局的!
……
《電影首映》錄製結束後,沈林還有吳孟達回了酒店。
達叔身體不好,給他安排的宣傳任務以綜藝、雜誌採訪為主…
事實上,《陽光依舊兇猛》的宣傳早就在推進了。
《周星星、吳孟答再度合作!》
《周星星:我老了,你們還會來看我嗎?》
當然那還有‘欠周星星一張電影票’…
這個純粹就是營銷的噱頭。
屬於感情牌。
很多人一聽到這句話,想起了之前自己不花錢看的盜版周星星電影,情懷總是有的,內心一激動,就去看電影了。
這叫情懷營銷!
土豆短影片出現了大量周星星早些年滿頭黑髮抿嘴笑和現在抿嘴笑的對比圖,一堆人留言…
其實,從院線排片,首日預售也能看得出來,《陽光依舊兇猛》排片佔到48%,首日預售接近6000萬!
熱度、話題度一點也不缺…
對了,還有一條熱搜——《沈林出演周星星新作美人魚,女主笛麗熱吧》
沒錯,胖迪拿下了《美人魚》,跟沈林猜測的一模一樣,星爺看上她,就是因為她人氣高!
當然,跟長得好看也有一定關係。
不過,《美人魚》的開機時間是六月份,還早著呢…
周星星試鏡完成後,加入了宣傳團隊。
《陽光繼續兇猛》的線下宣傳策略很簡單,就是跑路演…
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