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 (第1/2頁)
油炸大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宜豪賭《太極》可以理解,畢竟去年被時光傳媒落下太遠!
《新少林寺》有可能稍微賺了一點錢,其他作品,例如《全球熱戀》《雪花秘扇》《星空》《開心魔法》《老夫子之小水虎傳奇》等電影都損失慘重。
市場份額別說跟時光傳媒相比較,就是博納都超過它!
今年,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華宜需要大片。
《太極》系列原本是跟李連結合作,李連結退出後,陳國富啟用了新人演員袁曉超,導演更是隻有小成本電影拍攝經驗的馮得侖。
其實院線還蠻看好《太極》的,首日給了一萬八千個場次。
怎奈觀眾不買賬!
票房很慘…
估摸著陳果富要辭職了。
至於其它電影,從一開始就不在院線備選中!
更不是《老千3》宣發小組的目標…
本來都做好了打一場硬仗的準備工作,沒想到《太極》太拉胯,根本沒出手,它就倒下了。
……
採訪小組是微博電影的人。
微博上市後,繼續發揮自己的媒體優勢。
畢竟很多微博使用者萬微博的原因就是看明星,看新聞,看段子,看網紅…
《老千3》最開始的預期是三億票房,口碑7分,可以拍續集…
不是沒信心啊,實在是演員都是二線…
而且三億票房很高了!
但凡《太極》給點力,《老千3》不至於一片獨大,也不至於八天就過了三億!
所以,採訪的時候,先問了是沈林對電影投資的看法,畢竟《太極》的陳果富有名言,也是做客微博電影時候說的:
‘決定電影往哪兒走的,絕對不是財務專家或者什麼片場領導,都是這些賭徒決定的,我們決定下重注在《太極》上’…
“電影投資確實沒有標準!”
“對於一個還沒看到成品只有一紙策劃書的投資人來說,即使看到了劇本、卡司,實際上一切都還是未知的,投資者只能用經驗主義結合自己的商業和藝術天賦判斷有沒有投資價值。”
“商業天賦?”
“也能這麼說吧…”
頓了頓,沈林補充:“正因為如此,很多投資人判斷電影投資前景的依據都是近期同型別電影的案例,但他們不具備分析能力,最終將其簡化成了卡司陣容和一些商業元素的堆積,所以,電影市場有誰熱用誰的說法!”
“現階段的很多電影投資人,本身並不是多麼聰明的人物,其發家致富的過程多半來自制度漏洞、成本優勢或佔據核心資源,更離譜的咱就不說了…這就是很多大製作成為爛片的原因。”
“有什麼特別離譜的例子嘛?”
“這個你應該去採訪院線經理,我就說一個資料,截止到現在,2012年,國產影片共生產出各類影片683部,你有印象的有多少?是不是每個月也就兩三部,也就是說至少有六百多部電影,沒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就灰飛煙滅了…”
“所以,您也認可電影投資是一種賭博?”
沈林搖頭:“…如果一個新人這麼說,那可以理解,畢竟他對電影市場的瞭解不多,但如果一個電影公司的製片人這麼說,就不太對了,因為你做這一行做得久了,必然對電影市場有一定的理解,比方說今年國慶檔,明擺著《老千3》肯定是票房冠軍,想不通為什麼還要擠進國慶檔,又不是什麼小製作…”
“《老千3》的票房是在你們預料之內嗎?”
“不在…”沈林又搖頭:“我們預測三億差不多,畢竟演員、導演都不算知名度很高。”
“沒想到會這麼高?”
“嗯…而且口碑好像是系列最低的。”
“這個你預料到了嗎?”
“有想過…其實關於《老千3》,我們討論過很多,有的想往深度和格局方向走,挖掘人性之惡,有的單純想做成娛樂片…”
“你怎麼選?”
“娛樂吧…畢竟賭博這種東西是禁止的,你也不好拍的太深…而且,當藝術和市場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選擇市場,因為那代表著絕大多數觀眾的審美。”
……
“我們發現《老千3》的彩蛋裡有你的身影,是不是要出演《老千 4》?”
沈林沒有否認,點頭:“嗯,第四部、第五部兩部劇情連貫在一起,我都會出演…”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