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等未及解答的這道歷史難題由鄧小平等著手解決。從80年代開始,為了解決香港、澳門、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鄧小平尊重歷史和現狀,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偉大構想,即在祖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多少年來,邀請鄧小平去香港的人不計其數,但都被這位日益年邁的老人婉言謝絕了。他不是不知道,儘管香港迴歸的日期一天天臨近,但自己的身體用自己的話來說,也“一年比一年困難了”。能儘早目睹香港是這位東方老人夢魂縈繞的夙願。但是,他不去,原因不言自明。香港迴歸以後,再到這塊中國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是難以言狀的。
“哪怕是坐著輪椅也要去,哪怕在香港的土地上站一分鐘也好。”
1992年1月至2月,鄧小平視察了南方並發表了重要談話,他的聲音,激促了中華大地上空滾動著加快經濟發展的陣陣春雷。但是,他在深圳面對著香港時,卻一句話也沒有講。在國貿大廈樓頂的旋轉餐廳裡,他深情地望著對面的香港。在皇崗口岸,他站在邊境久久地凝視著對面的香港,目光不願意離開。那飽經人世滄桑臉上的神情,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使陪同的人終生難忘。
此時此刻,我們再傾聽這位偉人簡明、質樸的自述:“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我們怎能不心潮逐浪,難以自已呢?
“我退休方式要簡化,死後喪事也要簡化,拜託你們了。”
令世人悲痛的日子不幸到來:1997年2月19日21時8分,我們敬愛的鄧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覆蓋在鄧小平的遺體上,這是黨和人民給予這位老共產黨員的最高榮譽。
作為徹底的唯物主義者,鄧小平對於生死問題的看法向來達觀。關於自己的後事,近年來曾對親屬多有交待。捐獻角膜、解剖遺體、不留骨灰,撒入大海,這是毫無保留地把畢生奉獻給祖國和人民的鄧小平的遺願。
筆者曾幾次到過鄧小平抗日戰爭時住過的河北省涉縣(原為河南省)赤岸村。那裡的人民群眾把附近一道小山嶺起名為將軍嶺,專門留幾處地方,用來埋葬當年曾在此地戰鬥過的老一輩革命家的骨灰,以此來緬懷他們的功績,寄託自己的哀思。劉伯承、徐向前、李達、黃鎮均有骨灰埋葬在此,當地民眾們也希望小平同志身後將部分骨灰埋葬在此。
恩格斯的骨灰是放在盒裡漂浮到大海里的。中國共產黨的領袖中,周恩來、劉少奇的骨灰是撒向大海中的。
鄧小平生前給我們留下了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身後不留骨灰,撒入大海,這體現了鄧小平一生的追求和信念,完美地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後一個篇章。而第一次見到大海,他還是一個16歲的少年。
鄧小平一生中與大海結下不解之緣,他迷戀著大海:大海的無限寬廣,開闊他博大的胸襟;大海的永恆運動,塑造他敢向時代潮頭站立的品格;大海的驚濤拍岸,陶冶他處變不驚的膽略;大海的波峰浪谷,隱喻他三落三起波瀾壯闊的一生。鄧小平啊,你向大海走來,是革命生涯的起點,你向大海走去,是革命征程的終結!大海為你驕傲,為你自豪,你隨大海奔騰,你在大海中永生!
高山峻嶺,鐫刻著你光輝的名字;長江黃河,呼喚著你不朽的英靈!
看,載著鄧小平骨灰的808號專機,在兩架波音飛機的護衛下成“品”字隊形,向預定海域飛來了……
大海嗚咽,飛機垂首,潔白的骨灰由五彩繽紛的花瓣伴隨自低空而落,大海啊,快敞開你寬闊的胸懷,擁抱起中國人民的偉大兒子——鄧小平!
我在法國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1)
解放戰爭中的鄧小平,時年43歲。
我在法國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而且都是雜工
一到法國,聽先到法國的勤工儉學學生的介紹,知道那時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兩年,所需勞動力已不似大戰期間(即創辦勤工儉學期間)那樣緊迫,找工作已不大容易,工資也不高,用勤工方法來儉學,已不可能。隨著我們自己的切身體驗,也證明了確是這樣,做工所得,餬口都困難,哪還能讀書進學堂呢。於是,那些“工業救國”、“學點本事”等等幻想,變成了泡影。
——鄧小平的回憶
鄧小平是18歲那年,在異國他鄉的法國投身於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滾滾洪流中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