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招撫降臣的事兒並不順利……
宋臣口中屢屢談起的養士百年之說,卻也不無道理。
而今亡國之時,也就體現了出來。
極端一些的,將家宅燒成了平地,妻子兒女,一個兒也沒留下。
剛烈一些的,或一杯毒酒,或一根繩子,自盡了事,或者還會留下些遺言,讓子孫時代躬耕田園,不得為秦人效力云云,也算對故國以及家人,有個交代。
顧惜性命的,枯坐家中,既不願為故國殉葬,也忌憚悠悠眾口,不願成為降臣,打的算盤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所以,沒殉節的開封顯宦們,大多關門閉戶,秦人來叩門,或吃了閉門羹,或者被延請入內,好言相拒。
如此種種,只要你不上門強索,竟沒幾個人當場答應為秦人效勞的無盡丹田全文閱讀。
實際上,這樣的情形,大將軍江善早有預料,當年大軍入洛陽,也是如此這般,算不得奇怪。
隔了這些年,秦軍才能攻陷東宋京師開封,雖有著這樣那樣的原因,但民心所向,還是在其中佔據著一個重要的位置。
而此時,江善也顧不上這些,等諸事稍卻,江善終於帶著親信人等去到宮廷之內,略略走了一圈。
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是神思恍惚,多數人在看到趙家皇帝的腦袋的時候,都是一個念頭,完了,這次的功勞恐怕不用惦記了,稍稍倒黴一些,加罪於身也說不定……
江善面沉似水,這事兒真的沒多少轉圜餘地了。
因為宮廷之內,已經沒了多少趙氏皇族男子在內,孟青做的很徹底,沒放火,卻帶人殺盡了趙氏皇族嫡系血脈。
也就是他沒那個功夫,不然的話,開封城中那些趙氏宗親,怕也難逃毒手。
而且,更為糟糕的是,太子趙柯早已遠遁,被送去了那邊的襄陽嶽東雷處,宋皇最寵愛的三子趙樸已經東去,此時恐怕已經駕船出海,打算在中國之外,延續趙氏血脈。
宋皇之嬪妃,在兵亂中死了不少,之後很多人或飲毒酒,或懸樑自盡。
宮廷之中,樹上,屋樑上,井中,湖中,掛著,飄著的都是宮人的屍體,讓這輝煌雄偉的宮殿,瀰漫著一層森森鬼氣。
而當江善來到通明殿,也就是宋皇處置政務的地方,這裡也變成了屍場。
本在這裡參贊軍政事務的東宋重臣,幾乎都沒有離開,也沒人活著。
全都裝柱身死,血腥氣瀰漫在殿中,屍體橫七豎八的倒臥於地。
不管他們生前有著怎樣的政見,有著怎樣顯赫的身份,此時,卻都以死來報答君王恩遇,不論後人怎麼評價,在這一點上,反正很符合儒家提倡的君臣之道。
因為屍體停放多日,讓殿內散發出一股腥臭的氣息。
江善沒有在這裡多呆,只吩咐人,好好收斂這些屍首,之後讓各家人等,來認領屍體便是……
在大將軍江善心緒愈發低落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靖國公世子,後周開國功臣,靖國公石方之後。
後周勳臣,是怎樣一個模樣,也讓江善見識了一回。
他們早已失去了乃祖的勇烈,和大秦那些世家後人,有著完全不同的“風範”。
臃腫的身體,猥瑣油滑而又膽怯的表情,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位國公府的世子,即將繼承一個公府,這在大秦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再紈絝的世家子,也不會是這麼一副廢人模樣,就更別說成為繼承家業之人了。
大秦最有名,也最不為人看好的繼承人,恐怕就要屬魏王府世子殿下了,魏王只此一子,不然的話,以魏王之為人,早找個由頭,弄死了事,以免留著辱沒了自己名聲。
但就算如此,魏王府世子,也不會容人輕辱,帶刀挎劍,也是尋常,弓馬也還要得……
但很快,江善就明白了,宋人這裡顯然不是一個情形。
當年後周那些明臣大將的後人,都被圈養在開封,酒色財氣的下來,也就是這麼一副模樣了星域之物語。
但真要論起來,能活到現在的勳臣之後,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
這位靖國公世子,之所以能見到江善,是因為他表達了自己臣服之意,這無疑讓江善陰暗的心情,略有好轉。
雖然,所謂的靖國公府,在東宋實在不算什麼,這些人早已沒了任何權力,被皇家和讀書人們當豬仔養了起來。
但他們和皇家以及其他勳舊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