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和人,真的不能比,種懷玉自從軍以來,官路一直很是通暢,就算遇到礙難,也總能糊里糊塗的化險為夷,這等本事,誰也效仿不了。
不過,種燧,魏懷德這路偏師,到也不無所得。
經此一戰,嶽東雷部,再未有領兵北上之舉,顯然,這一戰也將宋軍打的痛入骨髓。
尤其是秦軍在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我的時候,猶能跟宋軍鏖戰多時,並戰而勝之,秦軍之精銳難擋,讓宋軍上下盡皆驚悸。
即便是嶽東雷,也有人傳言,他在私下裡感慨曰:“今日之勢,途窮矣。。。。。。”
這樣的話,不知嶽東雷到底說沒說過,不過,嶽東雷也確實認為,若說六七年前,宋軍由他率領,上下敢死用命,可以以謀略,士氣等等,補宋軍不足,戰勝秦軍的話,那麼現在,和秦軍在野外作戰,他已經沒有任何信心,在野戰中戰勝相同數量的秦軍了。
安陽灘一戰,讓他認識到,秦軍在各方面,都佔據了優勢穿越火線之生化槍神。
秦軍中很少看到年邁之人,也很少看到少年,都是身強力壯之輩。
後勤輜重,從秦軍南下,一直到樊城之戰,都沒見任何短缺。
從虜獲的秦人刀箭來看,材質上,已然超過宋軍許多,鋼刀式樣新穎,利於劈斬。與宋軍鋼刀對斬多時,而不折斷。
而在箭矢上,更非宋軍可以比擬,射程更遠。箭頭更加鋒利堅固,而秦軍各部,盡都擁有三稜透甲箭,對宋軍水軍,造成了極大殺傷。穿透盾牌,如入腐木。。。。。。
而且,因為戰場選擇的合適,最為可怕的秦軍騎軍並未出現在戰場上,不然的話,情形還會更加糟糕。
如此種種,宋軍何以與之爭?
困守襄陽的嶽東雷,思量再三,終於向新皇進言,詳述死守襄樊。聯結南唐,以扼秦軍南下的方略。
大秦成武十三年冬,南宋向南唐派遣了使臣,許稱臣之諾,欲與南唐為盟。
南唐爭議再三,接受了南宋的建議,因為秦人已有一統天下之意,守江必先守淮,即便南唐君臣闇弱已久,但這點唇亡齒寒的道理還是明白的。
如此。到了大秦成武十四年,唐宋達成合議,會盟於江上,簽訂盟約。共御西秦。
大秦成武十四年夏,成武皇帝聞聽訊息,雖然已有預料,但依舊大怒,令夔州趙方部攻南唐水軍。
夔州趙方部,早已枕戈待旦。只因時機未到,不曾出兵罷了。
此戰,目標很明確,不會因帝王之怒,有任何的改變,只是多了一個藉口罷了。
夏末,趙方趁河流暫緩之機,率大小戰船數千艘,出夔門,大小數十戰,奪取瞿塘,巫峽,西陵峽沿路險關要隘十數,徹底控制住了出川水路。
因南宋,南唐水軍大集,勢有不敵,接戰幾場,趙方率軍退兵。
之後在長達數載的戰爭中,南唐,南宋為奪回封鎖川中水軍的出川水路要隘,在長江狹窄處,跟趙方部糾纏不休。
在水戰當中,秦軍無疑處於劣勢,這個缺陷,在短時間之內,也無法補足,趙方部只能處於守勢。
不過,相比於水戰,陸戰之上,便是秦軍的天下了。
一直到秦軍頻臨江上的時候,南唐水軍也沒將入蜀水路上的要隘奪回來,秦軍在其上,設定投炮等物,讓南唐水軍也吃盡了苦頭。
奈何,水軍就算逼退了秦軍水師,只要上了岸,就算人再多,也拿那些關隘沒有半點法子。。。。。。。。
不過,中原戰爭就是這般,在長江上廝殺混戰的漢人水師,也順便鍛造出了大秦日後稱雄海上的大秦水師勁旅。
中原混戰,往往能磨練出一隻只精銳的漢家精銳,震懾四方,這已經是一種規律了,就像三國混戰之時,漢人都殺的你死我活了,北方的匈奴等族,卻還是被邊塞處的諸侯們殺的聞風喪膽,就是這個原因了,所以在這裡不用多做贅述。
。。。。。。。。。。。。。。。。。。。
大秦成武十三年,對於秦人而言,真真是個豐收的好年景。
大秦沒費什麼力氣,便滅亡了東宋,佔據了開封。
大秦君臣都覺著,在定鼎天下的道路上,大秦又猛然前進了一大步龍象天魔全文閱讀。
稍微有點美中不足的是,種燧,魏懷德未能攻下樊城,不然的話,兩淮指日可下,到了那時,大秦面前,也就只剩下長江天險了。
不過即便如此,大家也感覺,大秦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