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速度從5分鐘提高到2分鐘,有的艇最快只需30秒。經上級驗收,陸、海協同從思想上到戰術動作上基本達到戰時要求。
空軍根據不同機型和擔負任務訓練各有側重。
殲擊航空兵飛高後,海天一色,難以分辨,不易找到地標和返航點,主要練海上空域待機和返航著陸。強擊機主要演練對海上點狀目標,對前沿陣地俯衝投彈和掩護陸軍搶灘的協同動作。轟炸機著重練對島嶼點狀目標投彈和對我海軍艦艇的識別與協同。
轟炸機在協同殲擊機部隊和艦艇部隊的幾次協同演練中,為了保證飛機在作戰負傷的情況下能安全返航,又進行了單機飛行訓練和自救、互救等演練。
怎樣能迅速準確地發現和命中目標,參訓官兵摸索出各種辦法,如:熟悉敵人的部署和目標的形狀,逐一繪圖默記,加深記憶;根據太陽方位,敵火力情況,選定不同時間的有利進入方向;根據敵佔島照片按目標編號選擇標準點;在熟悉主要目標同時熟悉次要目標,以備臨時選擇打擊目標之用;不僅要熟悉攻擊目標,還必須熟記其周圍島嶼的方位和形狀,以便在能見度不良情況下有利於機組的協同,增加概略瞄準係數,提高轟炸命中率。
為確保完成任務,作戰編隊和各中隊都指定了代理指揮員。
空軍的主要任務,是以殲擊航空兵第十二師12個大隊(米格-15比斯式99架,拉-11式24架)奪取大陳以北制空權,保障海、空軍基地安全,掩護部隊與水面艦艇不遭空襲。航空兵第二十師4個轟炸機大隊(杜-2式36架)於炮火準備之前用一個大隊架次,對上、下大陳島的雷達站、指揮機關進行轟炸,另3個大隊架次對一江山島實施航空火力準備。轟炸目標:北一江190、203高地及瞭望村;南一江160、180高地及東昌村指揮所。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一江山島之戰(8)
強擊機第十一師3個大隊(依爾-10式24架)、海航二師及夜航中隊(拉-11式4架)直接支援登陸部隊衝鋒,攻擊可能來犯之敵。
訓練中,11月4日,海航第一師第一團轟炸機大隊在空軍殲擊機掩護下對一江山島指揮機關及集團工事目標實施轟炸。11月18日,第一團對魚山指揮所進行了轟炸。戰鬥證明,訓練卓有成效。
此役前,“前指”對一江山島戰役、戰術偵察持續了一年多,掌握程度完全符合以往的作戰要求。然而,一江山戰鬥是陸、海、空三軍聯合渡海作戰,戰鬥發起後要在同一時刻從陸地、海面和天空不同的角度展開火力、兵力,在面積僅為兩平方公里的島上發揮各自最大戰鬥效能;不僅如此,渡海作戰還受水流、潮汐的影響,這一切僅靠以往目測、用望遠鏡或者潛伏到前沿,去大而化之地觀察一下是遠遠不夠的。過去的偵察手段,充其量只能解決平面問題,現代化戰爭是立體之戰,必須全方位、多側面、多角度地去把握作戰物件。
1954年9月,“前指”將陸軍、海軍、空軍合併後的偵察力量調集統一,成立三軍聯合情報彙集所。張愛萍要求把一江山島裡裡外外、旮旮旯旯、五臟六腑,摸查個一清二楚。
接下來日子,海軍、空軍指揮所情報處對一江山島軍情、防禦陣地、岸礁、水文、潮汐、登陸點等情況運用各種手段進行了不間斷地觀察。
空軍先後組織航空照相偵察17批60架次,目視偵察17批34架次,準確率達百分之八十,發現地堡94個;其中北一江山半永久性地堡60個,永久性地堡10個,無頂蓋地堡4個,南一江山半永久性地堡16個,永久性地堡4個。各種火炮19門,其中山炮兩門、戰防炮3門、迫擊炮14門。
為了更細膩地掌握守軍情況,第二十軍副軍長黃朝天,第六十師參謀長王坤、偵察科長潘天壽,一行12人化裝成漁民登上漁船,混在漁船群中對島上敵情進行了抵近偵察。
8月24日清晨,機帆船在海面緩緩行駛,周圍是捕魚撈蝦的船隊,誰也不會料到這條看似平常的漁船上坐著一位解放軍高階指揮員——黃朝天一身燈籠海褲,褐色對襟帆布防水衫,系一條沾滿魚鱗的作裙(漁民作業時圍在腰間的專用服裝)。漁船泊於距一江山島兩千米處,島上人影,清晰可見,海風不時送來陣陣對話。望遠鏡內,島上地形地貌、防禦設施歷歷在目。可以看到南北兩條陡峭狹窄的荒山禿嶺幾乎沒有縱深腹地,人為的障礙物和工事從水際一直鋪到山頂,戰壕、胸牆、鐵絲網、地堡,一層層密密麻麻。
在軍長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