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嶺南仨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17年1月11日。

新人類計劃完成,內地全體人口1386367116億人全部完成生物計算機植入工作。

另外香江有5776943萬人、澳境有642637萬人、大員省有13496730萬人完成新人類改造。

剩下沒有改造的人,其中的原因已經不言而喻了。

而人類聯盟一共完成新人類改造的人數,重新整理到5736943萬人。

幽冥府結束了年度會議之後,決定將2016年命名為新人類紀元元年,簡稱為新紀元。

而2017年在新人類內部正式啟用新紀元,2017年即為新紀元1年。

這意味著舊時代的公元紀年正式成為過去式,人類歷史邁入了嶄新的一頁。

……

黃明哲下線之後,站起來伸了伸懶腰,拿起一旁的高能營養液,補充一下體能。

開啟辦公室的門,他此時依舊在奈米機器人研究所裡面。

來到實驗室裡面的測試場中。

何世秉正在操縱著奈米機器人,現階段的奈米機器人已經接近成熟,唯一的不足之處,或許就是操作者的外掛裝置方面。

只見何世秉頭戴著一頂科幻感十足的銀灰色頭盔,這是一頂整合了腦波感應、中微子通訊、內建生物計算機、多功能眼鏡的頭盔。

奈米頭盔主要是為了操縱奈米機器人,也可以輔助操縱者戰鬥和工作。

另外就是一個12公斤的電池揹包,裡面包含了:有一塊儲能24千瓦時的10公斤高能電池,充電範圍150米的無線充電器,電池管理系統。

測試場中,一些銀灰色團時隱時現在空氣或者地面上。

由於奈米機器人的直徑只有480~510奈米左右,通常粒徑在10微米以上的塵埃會因為靜置而下沉。

而更小的塵埃顆粒物就無法自然下沉,只能透過過濾或下面提到的電場方式收集。

因此奈米機器人可以直接懸浮在空氣之中,它們可以利用自身靜電場實現快速移動和聚攏。

在測試場一旁,黃鴻達正在操縱著各種電磁干擾、鐳射干擾、聲波干擾裝置,不斷地干擾著奈米機器人的操縱。

黃明哲點開他們的測試報告,發現奈米機器人還是存在不少缺點。

比如能耗非常大,一單位奈米機器人,在高強度運轉狀態下,一小時需要消耗15~17千瓦時的電能。

其實這個能耗不是奈米機器人本身的能耗,而是無線充電器的消耗,無線充電器釋放出去的電能,最多隻有15被奈米機器人接收到。

第二個弱點是操控範圍,從目前的一系列測試來看,奈米機器人的極限工作範圍只能達到34公里左右。

但是實用範圍只有400米左右,因為這涉及到精控、充電距離的限制。

這還是新人類有生物計算機輔助,普通人來操縱奈米機器人,估計翻不出100米。

當然這個缺點還是有一些解決方案的,比如使用中微子原子成像儀,就可以精確控制34公里範圍內的奈米機器人。

問題是中微子原子成像儀,最小都有45公斤,可以覆蓋34公里的中微子原子成像儀,重量要達到150公斤左右。

這個重量對於單兵使用極大不利,只能適用於裝甲車之類。

不過就算是有這些缺點,奈米機器人的用途依舊非常大。

何世秉操縱著奈米機器人,將一塊上百公斤重的高強度合金鋼板,在短短十幾分鍾裡面給啃成一堆粉末狀。

藍星上,再強的東西都扛不住從原子層面上的破壞。

奈米機器人啟動鐵原子吸附功能,將一顆顆鐵原子從合金鋼裡面移動出來,合金鋼根本沒有辦法抵抗這種摧殘。

奈米機器人的功能部件中,可以實現對於22種常見元素的搬運,顯然人類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都難以避免使用常見元素。

就算是鈦合金,也含有碳和其他元素,這是一個無解的攻擊。

比如奈米機器人在攻擊生物體的時候,直接對於生物體的碳元素下手,哪怕是蜥蜴人也要跪。

奈米機器人目前只能使用來破壞,搭建物品方面的功能還沒有設計完成。

搭建物品功能,必須和中微子原子成像儀一起配合,不然難以精確。

黃明哲知道自己必須改進中微子原子成像儀,將這個裝置小型化,最好壓縮到10公斤以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鬥戰乾坤

鬥戰乾坤

無憂大仙
關於鬥戰乾坤:斗的是這妖魔鬼怪,滿天仙佛,強者為尊,勝者為王。戰的是這蒼穹大地,星辰宇宙,何為道,我為道。身化魔神,隻手可遮天。道在我心,乾坤可入袖。
歷史 連載 0萬字
鐵血巾幗

鐵血巾幗

輕舟遠房
歷史 連載 295萬字